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

ID:40803340

大小:2.75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07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德居国]荷尔德林4中国现代诗二首(一)死水①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湖北浠水人。著有诗集《红烛》《死水》,诗论《诗的格律》等。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①选自《闻一多全集》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26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

2、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再别康桥①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诗人。浙江海宁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①选自《徐志摩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康桥,今译作剑桥。是英格兰的一个城市,在伦敦北面公里左右,靠近康河(剑河),以剑桥大学驰名于世。27软泥上的青荇①,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3、;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理解·鉴赏】一《死水》一诗所反映的诗人的情绪,你认为可以用诗中哪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应该怎样理解“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这句话?二诗人用“翡翠”“桃花”“罗绮”等词语来描绘“死水”,这与通常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三《再别康桥》描绘了很多意象,如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这些意象有什

4、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作些分析。①[青荇()]绿色的水草。28四诗人一方面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方面又说“但我不能放歌”,“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按常理,“悄悄”是无声的,“笙箫”是有声的,而诗人却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你如何理解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五《死水》和《再别康桥》都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十分注意“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注意押韵、节奏等“音乐的美”,请结合有关诗句作些具体分析。【拓展·应用】六《再别康桥》第一节与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节奏则完全相同,形成了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请与《诗经·蒹葭》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

5、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相关链接一在《诗的格律》(1926)一文中,闻一多大力提倡“新格律诗”,主张“戴着脚镣跳舞”,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死水》就是这种现代“格律诗”的典范之作,它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实现了“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有一种严谨、整饬的“建筑

6、美”;而在修辞状物即“辞藻”的运用上,又极富色彩感和画面感,从而形成鲜明绮丽的“绘画美”;在音乐性上,不仅各节均押二四脚韵,而且有意运用“音尺”(即节奏单元)来形成诗的节奏,它的每一行都是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组成,例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读来音节铿锵,富有节奏感。二新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诗之一蝴蝶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一九一六年八月二十三日)29提到这一首《蝴蝶》,我不由得记起一件事情,大约是民国六七年的时候,我在武昌第一师范学校里念书,有一天我们新来了一位国文教

7、师,我们只知道他是从北京大学毕业回来的,又知道他是黄季刚的弟子,别的什么都不知道,至于什么叫做新文学什么叫做旧文学,那时北京大学已经有了新文学这么一回事,更是不知道了。这位新来的教师第一次上课堂,我们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以一个咄咄怪事的神气,拿了粉笔首先向黑板上写“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给我们看,意若曰,“你们看,这是什么话!现在居然有大学教员做这样的诗!提倡新文学!”他接着又向黑板上写着“胡适”两个字,告诉我们《蝴蝶》便是这个人做的。(摘自废名《论新诗及其他》,辽宁出版社1998年版)305中国现代诗二首(二)雨巷①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

8、0),诗人。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著有诗集《望舒草》《望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