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的制药工艺

诺氟沙星的制药工艺

ID:40826484

大小:1.0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08

诺氟沙星的制药工艺_第1页
诺氟沙星的制药工艺_第2页
诺氟沙星的制药工艺_第3页
诺氟沙星的制药工艺_第4页
诺氟沙星的制药工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诺氟沙星的制药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布洛芬的制药合成工艺学号:xxxxxxxxxx姓名:XXX诺氟沙星Norfloxacin化学名: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哌嗪基)-3-喹啉羧酸(1-ethyl-6-fluoro-1,4-dihrdro-4-oxo-7-(1-piperazinyl)-3-quinolinecarboxylicacid)。物理性状: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可吸湿,见光颜色渐深。易溶于醋酸及氢氧化钠溶液中。熔点218~224℃。药理作用:本品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急性感染有显著疗效。对

2、一些耐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的菌株也有效。结构分析:诺氟沙星结构中1位和7位的C-N键是切断的首选,乙基和哌嗪基可以在成环之后引入。按成环时是否已引入哌嗪基,诺氟沙星的合成路线可分为两种:先合成喹诺酮酸再引入哌嗪基的路线先合成或引入哌嗪基再合成喹诺酮酸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一:3-氯-4-氟苯胺与2-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diethyl2-(ethoxymethylene)malonate)反应,再经GouldJacobs反应合成喹诺酮酸酯。一、先合成喹诺酮酸再引入哌嗪基以3-氯-4-氟苯胺为原料优点:原料易得收率较高成本较低反应原料EMME沸点较高,

3、需高温真空蒸馏才能得到。环合反应温度高哌嗪缩合收率较低,生成氯哌酸副产物缺点:合成路线二:3-氯-4-氟苯胺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分析:此法避免了使用EMME,但也有一些副产物,用于合成喹诺酮酸酯收率较低,质量较差。而且环合时需要250~260℃的高温,能耗较大。改进:目前生产上多采用酯与硼化物制成螯合物,再哌嗪化,因4-羧基氧原子的P电子向硼原子空轨道上转移,使它的负电效应增大,从而大大活化了7-位氯原子,提高了取代反应的化学区域专一性。在哌嗪缩合时加入硼化物可使缩合收率提高到90%以上。合成路线三:3-氯-4-氟苯胺与原甲酸三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三乙)反应分析:此

4、法使用乙酰乙酸乙酯三乙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能耗。二、先合成或引入哌嗪基再合成喹诺酮酸1、以2-氟苯胺为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图如下:2、以3-氨基-4-氟硝基苯为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图如下:3、以2-氯-4-氨基-5-氟苯甲酸乙酯为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图如下:以上先引入哌嗪环的方法一般收率较低,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目前,国内外通常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与原甲酸三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环合后经乙基化、水解、哌嗪缩合、精制等步骤最终制得诺氟沙星。(路线二)也有以3-氯-4-氟苯胺和2-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直接作为起始原料制得中间体3-氯-4-氟苯胺基甲叉基丙二酸

5、二乙酯(路线一)现状:谢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