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

ID:40841536

大小:655.10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8-08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1页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2页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3页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4页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一级公路。一级公路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部分立交的公路,一般能适应AADT=10000~25000辆。(3)二级公路。二级公路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能适应AADT=2000~10000辆。(4)三级公路。三级公路是沟通县或县以上城市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ADT=200~2000辆。(5)四级公路。四级公路是沟通县或镇、乡的支线公路,能适应AADT<200辆。返回节返回章1综上所述,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道路方面的因素涉及到线形设计要素(包括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平纵线形组合)、视距、

2、交叉口(包括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等。返回节返回章2第二节 平面线型一、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二、直线长度三、平曲线半径四、缓和曲线五、圆曲线的超高六、圆曲线加宽七、平曲线长度八、曲线转角九、视距返回章3一、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曲线组合而成,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回旋线两种。高速公路和一、二、三级公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线、圆曲线、回旋线三种。四级公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两种。设计的一般原则如下:(1)平面线形应直接、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2)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曲线,并尽量选用较大的圆曲线

3、半径。公路转角过小时,应设法调整平面线形,当不得已而设置小于7度。的转角时,则必须设置足够长的曲线。(3)两同向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接,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个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复合形曲线。(4)两反向曲线间夹有直线段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而组合成s形曲线。5(5)曲线线形应特别注意技术指标的均衡性和连续性。(6)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可在曲线间插人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7)应避免线形的骤变,不得在长直线尽头设置小半径平曲线。(8)设计平面线形时,应注意与纵断面线形的

4、联系,使之成为良好的立体线形。61.直线线形的特性(1)直线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具有路线短捷、缩短里程和行车方向明确的特点;直线线形简单,容易测设。(2)但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行车单调,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也容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行车中驾驶员估计前方车距不准;夜间行车时,对向车容易产生眩光;这些都对行车安全不利。7(3)直线线形布线缺乏灵活性,不易与地形、地物等自然环境相协调。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区,采用过长的直线,会破坏自然环境,造成大填大挖,加大工程造价。2.运用直线线形的标准和限制(1)运用直线线形时,应根据路线所处地段的地形、地物、地貌

5、,并考虑驾驶者的视觉、心里状态等合理布设。8(2)直线线形不宜过短,其最小直线长度为:当设计速度≥60km/h时,两个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m)应不小于6V(V为设计车速,km/h);当地形条件及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小直线长度应不得小于3V。两个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m)应不小于2V,见表2-1。当计算行车速度V≤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有关研究资料介绍直线最大长度的规定:德国规定为不超过20u(u为设计车速,用km/h表示,20u相当于72s行程),前苏联规定为8km,美国为4.83km。而我国现今尚无规定。返回节返回章9三、平曲

6、线半径1.平曲线半径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交通安全与道路几何线形设计关系密切。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平曲线半径有很大关系,从理论上来说,在平曲线上,车辆的离心力F∝1/R,即平曲线半径越小,产生的离心力越大,越容易发生滑移、倾覆翻车事故。从相关事故统计资料来看亦是如此,有10%以上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平曲线上,平曲线半径越小,发生事故概率越高,即在道路平曲线处发生的交通事故通常是在急弯路段。10假设用平曲线半径影响系数K来表示平曲线半径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则平曲线半径越小,K越大,亦即对应的平曲线越不安全。在确定曲线半径的影响系数时,采用半径为2000m时的K为1(当

7、曲线半径达到2000m时,曲线半径的继续增加对交通安全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此时的交通事故率令人满意),半径小于2000m的系数K依统计资料确定,这些系数按与最大半径的值计算得出,见表2-2。112.平曲线半径的确定依据在高速公路平面定线中,大半径的圆曲线往往是首选的要素。曲线具有柔和的几何线形。长而平缓的曲线线形能够较好地适应地形,并可获得匀顺圆滑的线形,灵活变换方向,自然地诱导视线,使公路沿线景色随汽车行驶角度逐渐变化而组成多样有趣的美丽画面。12由于曲线本身具备的特点,其使用范围和适应地方十分广泛。但曲线会增加距离,车辆在曲线上行驶受力比较复杂,会增

8、加轮胎的磨损和路面的破坏。因此,在适应地形的条件下,圆曲线应尽量选用较大的半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