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笛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笛

ID:40853769

大小:15.1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8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笛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笛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笛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笛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笛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木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朱丹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感悟他用“笛声”如泣如诉内心的情怀,体会人物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2、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南京大屠杀刻骨铭心的痛楚,提升不忘历史的民族责任感。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二、倾听笛声1、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知道朱丹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挥泪悄然离开考场,朱丹是不是不会吹奏欢快的乐曲呢?(生答)夜晚他又来到了哪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来到这,做什么呢?(吹木笛)那么,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描写朱丹吹奏的那一首木笛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2、生读,生答,随机课

2、件演示这段文字:朱丹伫立雪中,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来。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3、你认为哪些词语是描写这段木笛声的呢?4、生答,相机出现课件:悲凉凄切、如泣如诉。生读,师纠正“脉管滴血(xiě)”。5、师范读,引导想象:听老师读这两词,你想像好像听到了怎样的木笛声?6、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悲凉凄切如泣如诉7、朱丹,你在考官面前不肯吹奏欢快的乐曲,为什么现在在纪念碑前却吹奏出悲凉凄切的笛声?(你能把课文前后的内

3、容联系起来,问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了不起。)8、师生从考前对话中,了解,找到答案。9、交流。二、品味泪水1、我们先循着朱丹的笛声去寻找朱丹的泪水,可以这么说,朱丹从抽到演奏一首快乐的乐曲闪过了一丝悲戚到取消资格后涌出苦涩的泪水是因为——(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2、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朱丹这样想着,他的脑海里浮现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堪回首的血泪史——课件出示《兵林史话》--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资料,观后生谈感想。师补充: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了我们300000万同

4、胞,约12秒就有一个生命在消逝。。。。。。(课件屏幕继续呈现:)屠杀持续了(师引读)/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屠杀了我们300000万同胞,约12秒就有1个生命消逝。。。。。。短短的12秒钟,在南京城就有一个国人鲜活的生命结束了,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这是什么?(给足学生时间,学生充分回答,是国难)3.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啊!12月13日是国难日。朱丹拥有满腹的艺术才华,又是如此地热爱他的木笛,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把木笛从绒套中取出又放进,放进又取出。但是在这一国难日,他又怎能让自己最心爱的木笛流淌出快乐的音符呢?

5、不,当然不可以。来,拿起你的书,酝酿一下情绪,我们共同走回考场,跟老师对读考场上朱丹和大师的一段对话,去感受朱丹内心的痛楚和决绝。4.师生对读9—23自然段,朱丹向主考席...5.师深情小结:就在这段话中,朱丹放弃了什么?(生答:人生中一次最好的机会)他又在坚守什么?(生答)尽管他不想、不忍放弃自己的艺术前途,但是他更爱自己的--(祖国)别说是小小的艺术前途,为了祖国的尊严,即便是他的生命,如果需要,他也会--(奉献出来)6.不容置疑的爱国之情(相机板书),没有任何的卑微,没有任何的怯懦,有的就是不可动摇的坚决。尽管音量不大,却掷地有声,却铿锵有力。好

6、一个铮铮铁骨的青年啊!三、再感倾诉师:让我们在朱丹的痛楚与无奈中徘徊游走,不要离开。大师不理解他,他满腔的悲伤和委屈又能向谁倾诉呢?坠落的片片雪花加更加重了他内心的悲伤,此时的他想去哪?想做什么呢?(他径直走向了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1.临近石碑,他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回答,师引读,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读——相机课件出示: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莹莹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由孩子组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显然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

7、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背景为蜡烛方阵)(令人动容、给人慰藉的画面)2.请把你的眼睛闭上,伴随着老师的描述,让我们一起用心去看,用心想像,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师深情范读:“临近石碑,只见一片荧荧光亮,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同学们,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几个关键词曙色萌动、蓓蕾初绽、红烛泪)生自由回答。师相机评价:红烛泪的双层含义1、蜡烛滴下的滴滴烛油。2、孩子们对30万遇难同胞同情的泪。引导“自发”

8、,它在强调什么?(自己走出来,自己站出来,唯其自发,唯其自觉,它才彰显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