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沈复与《浮生六记》

拓展阅读—沈复与《浮生六记》

ID:40866803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8-09

拓展阅读—沈复与《浮生六记》_第1页
拓展阅读—沈复与《浮生六记》_第2页
资源描述:

《拓展阅读—沈复与《浮生六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沈复与韵味独特的《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少有的以抒情散文笔法来写的自叙传。作者沈复,字三白,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807),卒年无考,当在嘉庆十二年(1807)以后(一说嘉庆十三年以后)。他十九岁继承父业,开始习幕,二十一岁就聘,长期以幕僚为职业。由于他对这种“轮蹄征逐,处处随人”的生活并不感兴趣,加之“见热闹场中卑鄙之状,不堪入耳,乃易儒为贾”,经起商来。然而“不一载,值台湾林爽文之乱,海道阻隔,货积本折,不得已,仍为冯妇”。后又“曾随使琉球”,足迹涉于海外。晚年学道以终

2、。本人还擅丹青,“工花卉”,并曾在苏州、扬州一带卖过画,于盆景、园艺等也很在行,他的气质和才华都显示着是一个有多方面修养的艺术家。“他因不存心什么‘名山之业’,‘寿世之文’,所以情来兴到,即濡笔伸纸,不知避忌,不假妆点”,写出了这部“统观全书无酸语、无赘语、无道学语”(俞平伯《重印浮生六记序》)的《浮生六记》。《浮生六记》的“浮生”典出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里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一语。“六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其中

3、第一记主要写其夫妇间的恋爱历史和婚后美满的感情生活;第二记侧重记其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致和爱美的心习;第三记历述其夫妇失欢于父母家庭,两次被迫离家出走,最后妻子郁郁而死的隐痛;第四记集中叙其游幕三十年来的浪迹生涯及其足迹所到之处的山水胜景。以上四记,尤以第一、三两记为最佳。第五、六两记今已佚失,估计前者记其“随使琉球”的经历,后者述其养生的心得体会。《浮生六记》并不是什么鸿篇巨制,也未必即为自传文学之杰作。但在我国文学史上,即是很值得注意的一部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虽然不乏言男女间关系的作品,但那多

4、是所谓才子佳人式的俗套故事,即便其中有发泄了儿女之真情的,也多为虚构的小说戏曲创作,如《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等,真正以自传的形式,直率而真实地描写夫妇间的关系和家庭中的琐事,向读者和盘托出一点不加掩饰和妆点的自我,《浮生六记》可谓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在这方面,第一、二两记“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表现得尤为集中。《浮生六记》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例外创作”,自有其应有的价值和地位。不仅如此,《浮生六记》的价值,还在于它通过对夫妇生活和家庭关系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委婉而含蓄地揭示了封建礼教

5、和家庭到处都在不断地制造悲剧,戕害生命,青年妇女受害尤烈,从而对罪恶的封建礼教提出了沉痛的控诉。《浮生六记》在艺术上也是富有特色的,其中最突出的,是笔致细婉,情思绵远,趣味隽永。《浮生六记》在笔墨之间往往倾注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寄托他深沉的情思,因而整篇文字既显示了优美旖旎的小品文风格,又具有传记文学那种打动人心的魅力。《浮生六记》写忧愁,必催人泪下;而其写乐趣,必使人赏心悦目。总之,在“文以载道”传统深厚的我国封建社会,在被封建道统禁锢着的我国旧文苑内,能出现如《浮生六记》这样一部去假道学、得真性

6、情的自传性散文,实在可以说是个奇迹。这也就是《浮生六记》在近代受到重视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