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金属切削原理

第 一 章 金属切削原理

ID:40875397

大小:1.39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09

第 一 章  金属切削原理_第1页
第 一 章  金属切削原理_第2页
第 一 章  金属切削原理_第3页
第 一 章  金属切削原理_第4页
第 一 章  金属切削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 一 章 金属切削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金属切削原理1、基本定义(1)切削运动:工件和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通常,切削运动按其作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这两个运动的向量和,称为合成切削运动。(2)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Vc(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沿主运动方向的瞬时速度。单位:m/s或m/min(r/s或r/min)2)进给速度Vf(切削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瞬时速度。单位:mm/s或mm/min)或进给量f(工件或刀具每回转一周或往返一个行程时,两者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mm/r或mm/d•str(doublestroke双行程)3)

2、背吃刀量ap(切削深度)(在基面上)垂直于进给运动方向测量的切削层最大尺寸。单位:mm例如,外圆车削:ap=(dw-dm)/2 (3)刀具几何参数最常用的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1)正交平面参考系;组成:①基面Pr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通常平行于车刀的安装面(底面)。基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主偏角κr  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速度Vf方向之间的夹角。副偏角κr′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速度Vf反方向之间的夹角。刀尖角εr 主、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它是派生角度。εr=180°-(κr+

3、κr′)。εr是标注角度是否正确的验证公式之一。②切削平面Ps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基面并与主切削刃相切的平面。切削平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刃倾角λs 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③正交平面Po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同时与基面和切削平面垂直的平面。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前角γo 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后角αo 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楔角βo 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书上第九页图11-1外圆车刀正交平面参考系的标注角度1)法平面参考系;3)假定工作平面与背平面参考系2、金属切削过程(1)切削层的变形第Ⅰ变形区近切削刃处切削层

4、内产生的塑性变形区;第Ⅱ变形区与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层内产生的变形区;第Ⅲ变形区近切削刃处已加工表层内产生的变形区。1)第一变形区塑性变形从始滑移面OA开始至终滑移面OM终了,之间形成AOM塑性变形区。 主要特征是金属沿滑移面的剪切变形,随之产生的加工硬化现象。 2)第二变形区当切屑沿前刀面流动时,会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强烈挤压和摩擦,进一步发生变形,变形主要集中在与前刀面摩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区域(第Ⅱ变形区)。主要特征是“纤维化”塑性变形,晶粒纤维化的方向和前刀面平行。切屑底面光滑、外侧呈毛茸状。产生积屑瘤(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

5、常在刀具前面刃口处形成一块硬度很高的楔块,称之为积屑瘤。)优点:稳定的积屑瘤代替刀刃进行切削,延长刀具寿命;加大刀具的工作前角,使变形下降,切削容易。缺点:形状极不规则,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稳定积屑瘤的频繁脱落,加速刀具的磨损,产生振动。在精加工时应尽可能避免积屑瘤的产生,但在粗加工时,有时可充分利用积屑瘤。3)第三变形区 在已加工表面上与刀具后面挤压、摩擦形成的变形区域称为第三变形区(Ⅲ)。主要特征:已加工表面的纤维化,形成加工变质层。 塑性变形造成已加工表面加工硬化及表面层的残余应力。(2)切屑的类型1)带状切屑形成条件:加

6、工塑性材料、高切削速度、小切削厚度、大的刀具前角。特点:切削过程平稳,切削力波动较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小。不易断屑、影响加工过程和安全。2)挤裂切屑:形成条件:加工塑性材料、中等切削速度、切削厚度较大或刀具前角较小。特点:切屑冷硬度高,脆且易断,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小。切削力幅值大,且波动明显,易产生振动。3)单元切屑形成条件:加工塑性较差的材料、切削速度很低、切削厚度很大或刀具前角很小。特点:切削力波动大,振动明显,已加工表面非常粗糙、有振纹。4)崩碎切屑形成条件:切削脆性材料,如铸铁、黄铜等。特点:切削力幅值较小但波动幅度大,易产生振动

7、,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大。 3、刀具磨损和刀具耐用度(1)刀具磨损的形式1)前刀面磨损: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切削厚度较大时,在前刀面上磨出一个月牙洼。2)后刀面磨损:加工脆性材料或在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小(hD<0.1mm),由于前刀面上刀屑间的作用相对较弱,主要发生后刀面磨损。3)边界磨损:切削钢材时,常在主切削刃靠近工件外皮处以及刀尖处的后刀面上,磨出较深的沟纹,这就是边界磨损。(2)刀具磨损的原因1)磨料磨损:低速切削时的主要磨损原因。2)黏结磨损:切屑材料与刀具在压力和摩擦条件下发生冷焊黏结,带走刀具材料,产生表面破坏伤痕

8、。在形成不稳定积屑瘤的条件下,黏结磨损较为严重。3)扩散磨损:工件、刀具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相互扩散,造成刀具磨损。扩散磨损是硬质合金刀具的主要磨损原因之一。4)化学磨损:高温下刀具材料与周围介质起化学作用,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