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易经详解-艮卦

52易经详解-艮卦

ID:40889541

大小:21.9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0

52易经详解-艮卦_第1页
52易经详解-艮卦_第2页
52易经详解-艮卦_第3页
52易经详解-艮卦_第4页
52易经详解-艮卦_第5页
资源描述:

《52易经详解-艮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艮为山【原文】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译文】止住背部,没有获得身体。走在庭院中,没有见到人。没有灾难。【解读】1、艮卦是下艮上艮,“艮为山”。《序卦》说:“物不可以终动,动必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震卦为动,动久必止,艮卦就是说明止的。“止”有停止、阻止之意。古人行动时,遇山则止,何况二山相重。2、艮卦的覆卦是震卦,震卦由临卦变来,所以艮卦由观卦(二十卦,风地观)变来,亦即九五与六三换位,称为艮卦,观卦下坤,坤为母,母可怀孕称“有身”,所以坤亦为身;变为艮卦之后,坤象消

2、失,这就是“不获其身”。至于“艮其背”,则是以艮为坚多节木,引申为人的背脊,而以艮为背。3、艮卦中有一互震(九三、六四、六五),震为行,引申为行人,又有以互坎(六二、九三、六四),坎为隐伏,艮卦本身二艮相叠,艮为门阙,二门之间为庭院,合而言之,则是“行其庭”,既“不获”又不见,则不接外物,也不生欲望,至于其所,“无咎”。【原文】《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译文】《彖传》说:艮卦,是止住的意

3、思。该停止时就停止,该行动时就行动,动与静都没有错过时机,他的道路就会坦荡光明。艮卦所谓的止,是要止得其所。上位者与在下者没有应合,不能彼此搭配,因此要说没有获得身体。走在庭院中没有见到人,所以没有灾难。 【解读】1、艮,卜的主题是止,但是卦中也有互震(九三、六四、六五),震为行,所以要强调“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时”是变化中的关键因素,人生的重要挑战就是判断时机,以求“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一语,可以描述其人生道路坦荡光明,通行无阻,也可以显示其道德之光明。2、艮卦的止,要“止其所”(所是指

4、位置、职位),亦即除了考虑时间,还要考虑空间。艮卦与震卦一样,也是六爻无应,以致全无应援,各爻皆为相背,“不获其身”也“不见其人”,无往无来,所以“无咎”。【原文】《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译文】《象传》说:两座山重叠一起,这就是艮卦。君子由此领悟,思考,问题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解读】1、艮卦下艮上艮,为二山相重之山,所谓相重,可以指前后二山相连,可见险阻重重,必须止步。2、君子所思,也当止于其身份、角色、职位。《论语·泰伯》与《论语·宪问》皆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语,而后者,还

5、加上曾子补充的一句“君子思不出其位”。由此可见,这种观念可以代表儒家的立场。【原文】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译文】初六:止住脚趾,没有灾难。适宜长久正固。《象传》说:止住脚趾,是没有失去正当做法。 【解读】1、初六在全卦底部,有如人的足趾。足趾可以行走,现在处于艮卦,就使之停止,如此就符合艮卦的要求而“无咎”。足趾不动,则可长久正固,所以说“利永贞”。2、初六“未失正”,是就其位居最下而能从艮卦的“止”义而言。这是“时止则止”的表现,所以“未失正也”。【原文】六二:

6、艮其腓(fei,小腿),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译文】六二:止住小腿,不抬起来又须随着动,内心不痛快。《象传》说:不抬起来又须随着动,是因为没有人退一步听从它。【解读】 1、六二处在小腿的部位。由于六二居中守正,必定依卦而止。但是小腿即使不抬起来,也必须随着股(大腿)而进退,亦即“不拯而随”。“拯”为抬,为举。六二“其心不快”,是可以理解的。不仅如此,六二在观卦(二十卦,风地观)中,原有九五正应,现在变为艮卦而无应,又怎能开怀?2、六二既然居中守正,自然希望九三退一步听从它

7、,但是九三自己在互震(九三、六四、六五)中,有意行动,所以“未退听也”。【原文】九三:艮其限,列其夤(yin,脊椎二边的肉),厉薰心。《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译文】九三:止住腰部,撕裂脊肉,有危险而忧心如焚。《象传》说:止住腰部,是危难使人忧心如焚。 【解读】1、“限”指腰部,因为腰部是身体上下的分界处;“列”为“裂”;“夤”为脊椎骨两边的肉。九三位处腰部,居上、下艮之间,原是非止不可的位置,但是它以阳爻居刚位,动向极强,并且在互震(九三、六四、六五)中,震为行,由此出现撕裂之苦。九三又在互坎(

8、六二、九三、六四)中,坎为美脊马,脊于人为夤”,所以说“列其夤”。2、九三在互坎中,坎为险,对人则是加忧与心病,合之则是“危熏心也”。程颐说:“行止不能以时,而定于一,其坚强如此,则处世乖(guai,不顺)戾(li,罪过)与物睽绝,其危甚矣。”这样的人,内心常受煎熬,有如受火熏烤。(乖戾是指心情行为不合情理)【原文】六四:艮其身,无咎。《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译文】六四:止住身体,没有灾难。《象传》说:止住身体,就是要止住自己。【解读】1、六四以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