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的评价

郑观应的评价

ID:40897615

大小:1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0

郑观应的评价_第1页
郑观应的评价_第2页
郑观应的评价_第3页
郑观应的评价_第4页
郑观应的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观应的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关于郑观应的总体评价与会者普遍认为,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先驱,是爱国进步的思想家和成功的、卓越的实业家。作为实业家,郑观应启蒙思想的酝酿、成形和发展,具有亲身实践的丰富经验与坚实基础;作为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的实业活动具有明晰的目标与开阔的视野,因而成为一位最先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这二者紧密结合,构成郑观应独树一帜的鲜明个性和独特的历史地位。有学者指出,作为戊戌变法前承前启后的资产阶级改革派思想家代表人物之一,郑观应提出学习西方,变法图强,使中国实现独立富强的一整套构

2、想,是对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步思想家变法自强思潮的全面总括,对戊戌维新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会者认为,郑观应一生总体上是与时俱进的,但仍背负着较重的“传统”包袱。近代启蒙运动的肇始者,都是一批思想上的拓荒者、耕耘者、播种者。但他们刚从旧营垒中脱颖出来,新思想尚未成熟,为了继续在旧营垒中生存,还得经常运用一些传统话语,给自己抹上一层保护色。郑观应也不例外,这是其著作中常常夹杂若干明显与基调不协调的言论的原因。有学者还特别从家族、家庭关系的视角进行了论析,认为,作为家中长子,传统的家族、家庭责任

3、感激励了郑观应去谋取个人事业的发展,但事业的成功又意味着他将对家族、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如此多的承担,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其事业成果,异化其对事业蕴涵着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并异化着他的个性。这也是他的事业在获得一定成功后即开始走向失败的原因之一。二、关于郑观应的思想政治思想  有学者认为,郑氏改革主张的主体思想是“富强救国”:以大力裁撤机构、淘汰冗员和开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为内容的政治改革是富强救国的前提;通过倡导“商战”,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和商办工业,以建设发达的近代化经济,是富强救国的保

4、障;保证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致沦为列强的殖民地而屹立于世界之林,是富强救国的目标。有学者把同光时期郑氏的政治思想定格在“民本与民主之间”,认为郑氏不仅自觉地用儒家思想去解读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学说,而且有意识地借鉴民本思想的话语来为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民主政制的推行保驾护航。这一思想特征,既是中西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又是时代思潮氤氲化生的必然结果。讨论会对郑氏“以设议会而变革政治”的主张作了较全面的探析。论者指出,郑观应的政治变革思想是19世纪末叶中国独步一时的进步思维,他强

5、调政治上效法西方进行改革并学习科技,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生命力。郑观应主张改革政治制度,除仿效西方“建立宪法”、“开设议院”外,还特别强调“治人”。他的吏治改革思想,包括公举官吏、高俸养廉、监督官吏、裁汰冗员、年老让贤等五方面的内容。郑观应特别重视西学,提倡格致,注意新式人才的培养,并设计了一整套培养人才的制度和方法,在人的近代化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有学者认为,在主张效法俄、日维新方面,郑观应是与维新派同调的。不同的是,他的变法自强思想只是一种建言与企盼,缺少维新派勇于实践的献身精神和舍我其谁的主

6、体意识。因而他只是维新思潮中的一位论者,而不是维新变法中的一个斗士。有论者指出,在晚清激烈的政治变革进程中,郑氏基本持温和的、渐进的、改良的政治思想,与革命党人倡行武装反清是相悖的。但他没有反对辛亥革命,对袁世凯窃国则予以斥责,表明其尊崇文明、憎厌专制的政治取向。他曾修炼仙道,却与那些因仕途失意而欲入空门或屡遭挫折而寻求精神寄托的人不同,非为己,仍为众,似是荒诞,也让人犹增几分敬意。要之,不能过分苛求其思想的局限性,他的政治思想能对近代三大政治家(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产生影响,其意义非同凡响。

7、商战思想  论者指出,“商战”一语,最初出自1862年曾国藩的笔下,19世纪70年代以后,从肯定意义上评价西方以工商为先而谋富强的言论开始面世,而努力追寻“商战”近代意义并反复诠释者,则自郑观应始。有学者提出,郑氏的商战思想涉及各个方面,就连他的游历活动也浸润着这一思想。郑观应参与晚清漕运改革,同样反映了他的“商战”步武“近代化”的理念。郑氏的“商战”系对应于“兵战”而言。进行“商战”,就是从农耕经济转变到现代工业经济,从自然经济转变到现代市场经济,需培养商业人才,尤需造就一大批现代企业家与行政管

8、理者,按世界行之有效的规则不断推进工商业的发展。联系商战思想,与会者还对郑氏的商务活动进行了考察。有学者对郑观应与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认为郑观应参与并为之奠基的上海机器织布局,起了示范作用,诱发华商纷纷投资设厂,对外商起了抗衡的作用,无疑推动了中国棉纺织业近代化的步伐。有学者认为郑观应是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拓荒者之一。他融铁路建设理论和商战实践于一体,其意义已超越了经济范畴。他出任粤汉铁路总办,亲力亲为,为近代广东第一条铁路的建设贡献尤多。外交思想  有学者阐释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