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研究综述

郑观应研究综述

ID:10889215

大小:7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8

郑观应研究综述  _第1页
郑观应研究综述  _第2页
郑观应研究综述  _第3页
郑观应研究综述  _第4页
郑观应研究综述  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观应研究综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郑观应研究综述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实业家。其生平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其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军事、外交、文学、教育、法学、新闻等诸多领域。曾对康梁、孙中山、毛泽东等人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迄今出版、发表了一大批有关研究郑观应生平和思想的专着、论文和资料。本文拟对1949年以来郑观应研究的概况,分门别类,进行简要的介绍,以期对进一步深化郑观应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一、专着、文集  1981年,夏东元出版了第一部研究郑观应的专着《郑观应传》

2、。1996年,作者又在原书基础上补充、修订成《郑观应》。[1]作者立足于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揭示出郑观应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的历史进步意义。作者指出,郑观应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欲攘外,亟须自强;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该书认为,郑观应把“攘外”作为救国的头等大事,把“振工商”作为富强的根基,把“速立宪法”作为达到富强的政治保证。这一思想体系,在19世纪下半期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作者运用历史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经济形态变革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郑观应的思想发

3、展脉络,进而从郑观应的思想体系框架内探究其社会实践的动机和意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线索将郑观应的思想和活动穿联贯通,揭示历史人物性格演变的内在逻辑,论证了郑观应思想和实践的历史进步性。从而作出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是揭示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的历史评价。1997年,易惠莉出版了《郑观应评传》,[2]对郑观应的思想和生平,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2000年,邓景滨出版了《实业诗人第一家——郑观应诗歌研究》,[3]为第一部专门研究郑观应诗歌成就的著作。 

4、 文集方面,1982年和1988年,夏东元编辑出版了《郑观应集》上、下册,[4]收录《救时揭要》、《易言》、《盛世危言》、《南游日记》、《西行日记》、《盛世危言后编》、《罗浮待鹤山人诗草》、《罗浮待鹤山房谈玄诗草》、《待鹤山人晚年纪念诗》、《香山郑慎馀堂待鹤老人嘱书》等书。该书收罗宏富、校勘精良,为研究郑观应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基础。此外,尚有1995年邓景滨编的《郑观应诗选》。[5]    二、郑观应生平与思想的综合研究  1957年发表的王炳义的《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6]和1958年发表的王永

5、康的《郑观应其人及其思想》,[7]是较早对郑观应生平与思想进行较全面研究的文章。王炳义的文章指出,作为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改良主义者,郑观应认为要使中国真正富强,必须进行变法维新。其改革方案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振兴商务”,进行“商战”,从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出发。经济上,主张实行保护贸易的关税政策,准许民间自办企业,并且要求朝廷加以保护;发展机器工业;开采矿产,举办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政治上,主张设立商务公所,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学习西方议会制度和创立宪法;革除原有政治机

6、构的腐败、贪污、冗官太多等弊端。在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也提出改革措施。作者指出郑观应的思想代表着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到戊戌变法以前改良主义的思想。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主以中学(君主),辅以西学(立宪)”,是一种君主立宪论。他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并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上的斗争,打击清政府的君主专制政体。同时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极力呼吁自强救国。因此其改良主义思想具有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广大爱国人民的要求,对以后的改良派产生一定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郑观应的思想也存在着对封建统治

7、的依赖、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理论上落后和复古主义”倾向等局限性。王永康的文章认为,郑观应是一个商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具有较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所以他在经济上特别提出“商务”、“护商”和“商战”的主张,在政治上也强调议院政治的重要性,他所反映的资产阶级要求是较同时代的人更为迫切的。郑观应从中国儒家唯心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实际上,就是要在政治上维护封建传统,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这就是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基本依据。郑观应在经济上,从振兴商务的角度出发,要求发

8、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财政金融业,不但强调商品流通,而且注意商品生产;在政治上,主张在中国实行议院政治;在外交上,主张依照国际公法,修改或废除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文化教育上,主张改革科举制度,推行实用教育与普及教育。作者还分析了郑观应与顽固守旧派在经济上、政治上、体用关系上的矛盾与斗争,强调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1964年,邵循正发表《论郑观应》[8]一文,对郑观应的生平活动和思想的若干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在郑观应与买办的关系上,通过比较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