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制药工程技术工程中心

天津市制药工程技术工程中心

ID:40911535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天津市制药工程技术工程中心_第1页
天津市制药工程技术工程中心_第2页
天津市制药工程技术工程中心_第3页
天津市制药工程技术工程中心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制药工程技术工程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津市制药工程技术工程中心一、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定实验室情况: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通过国家认定的实验室和工程研究及推广中心有: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医药结晶工程研究中心、一碳化工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大学—ABB联合实验室等国家重点研究室。同时,获得了天津市首批行业技术中心——生物制药与中药现代化行业技术中心,和生物分子与制药工程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并在校内跨学科建立了:生物分子与制药工程实验室、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海水淡化

2、工程研究中心、膜科学与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绿色化学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然产物工程研究所、环境友好材料研究所、环境水化学研究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研究所等13个研发机构。这些机构构筑了强大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与我国的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为企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都为国家制药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仪器及设备:近两年来,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同时,购进了多套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再加上近年来得到的“211工程”、“985工程”等建设项目的支持,使基本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为制药

3、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拥有的集中的实验工作场所使用面积:3580平方米。主要的先进仪器和设备有96台,总资产超过2500万元。这些现代化的装备基本可以满足本行业的研发和推广、国际合作和为企业服务的需求。三、近年的业绩:近年来,依托我校生物化工(包括制药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等)、化学工程、催化科学与工程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和省部认定的重点实验室、研究和推广中心以及大学的人才优势,完成了“973”、“863”、“国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等一大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

4、,在医药结晶、谷氨酸提取、新型蛋白质分离技术、生物大分子结构预测、植物细胞培养及生物反应器工程、生物制药等领域取得了国内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两年来,结合国家的“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与天津中新药业和天津天士力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研究和开发了一批急需的、先进实用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共性关键技术、工艺及装备,取得了多项应用性成果和专利。例如: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膜分离、三相流化床浓缩等。其中,中药三相流化床浓缩技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03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通过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与制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

5、系,为大专院校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树立了成功的样板。科研课题近80项,累计经费近1800万元。获得科技奖励5项,发明专利7项,申请发明专利20项,发表被国际机构(EI和SCI)检索的论文200余篇。这些成果对于解决制药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升制药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广泛开展了国际合作与交流,例如,元英进教授与德国生物技术研究院的曾安平教授等合作,获得海外杰出青年基金(杰出基金B)。与芬兰传统医药欧亚中心主任:祝国光教授合作,开展中医药的国际化研究等。通过国际合作,能够及时了解全球制药领域最新动态等。制药业

6、是我国今后将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之一,因次,本中心的建立符合我国产业发展导向和技术创新方向,中心的建立在我国有着潜在的合作企业群体。由于有高起点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发经费,在人才培养方面得到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以元英进、胡宗定、曾安平、马平生、姜忠义、李淑芬、闻建平、尹秋响、董岸杰、刘明言等为核心的学术队伍,元英进教授先后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和天津市131工程第一层次、2003年被评为天津市特聘教授。德国生物技术研究院曾安平与元英进合作获得海外杰出青年基金(杰出基金B)。目前,根据国内外制药工程领域的发展

7、趋势及学校已有的基础及优势,同时结合学科发展及国家的重点目标,确定把中药现代化工程与生物制药、生物信息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与代谢工程四个研究方向作为今后的发展重点。四、主要技术优势:中药现代化已成为国人的共识。国家在“十五”期间,将“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列为重大科技专项,并在2003年发布了《中药现代化发展刚要》,我国许多地方,包括天津市也要计划建成中药港等。我校充分发挥以工科为主的学科优势,在中药现代化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起步较早。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天士力集团股份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制药企

8、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发合作,开发了近20余项可用于中药生产的共性技术、工艺及装备,并将大部分已经初步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浓缩进元英进教授新近出版的《中药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一书之中。例如:超临界萃取技术、分子蒸馏、膜分离、动植物细胞培养、三相流浓缩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