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儿童生活进行小学品德教学

回归儿童生活进行小学品德教学

ID:40915802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回归儿童生活进行小学品德教学_第1页
回归儿童生活进行小学品德教学_第2页
回归儿童生活进行小学品德教学_第3页
回归儿童生活进行小学品德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回归儿童生活进行小学品德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论文回归儿童生活进行小学品德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都集中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激情导入---学文明理---辨析导行”的小学品德教学模式也由于存在固有的缺陷,无法深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以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侧重宣讲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这既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又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

2、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回归儿童的生活为基本取向,扎根于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由过去被动性的听受学习转向主动性的感悟学习,由封闭性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式学习。对于如何做到这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一、融洽关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品德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前提。我们要着重强调对学生生活的理解和尊重,也只有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合作和指导,这时的教师也就是学生的帮手和朋友。平等的师生关系既

3、有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合作,也有对学生活动的指引,在支持与合作中对学生活动提出适当的建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将活动引向深入,强调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平等、温和、喜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非常乐意接受教师给他们设计的活动模式,教师也能够民主的接受学生基于自己生活提出的一些品德教学活动模式,不经意间,就“打破”了课堂与生活的那层“隔阂”,把生活“延伸”进了课堂,把课堂“开放”进了丰富的生活。二、模拟生活实践,加强规范引导4在课

4、堂中采用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变呆板为活泼,化枯燥为生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在生活体验中规范言行。学生在理解“礼貌用语”、“礼貌动作”之后,我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小明到叔叔家做客要()敲门。当叔叔请小明坐下倒茶给他喝时,小明应用()接过茶杯,说声()。跟叔叔告别时,小明应该说声()。”填空练习复习巩固了礼貌行为规范。为了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的礼貌规范。我又设计了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按礼貌热情待人的要求去做,学生不仅再现了课本中的礼貌热情待人的情境,还

5、调动了生活中原有的积累,弥补了生活中不到位的礼貌缺失,使学生的“礼貌用语”和“礼貌动作”更为规范、丰富。三、活用教材,实现师生互动想办法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建立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形成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最终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中,注重通过儿童真实生活和自主活动来展开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达到教材所承载和传达“感受、理解、体验、践行”的价值目标。教材里讲的是编者设计的妈妈怎样关心生病的我,在课堂上,我不是一味去分析父母对孩子的爱和道德灌输,而

6、是创设了活动情境,让学生自说、自画、自演家人的爱,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向同组成员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爸爸、妈妈关心自己的小故事,而后又请小组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介绍平时家里人是怎么关心自己的,并以家里人对你这么好,你又该为家庭、家里人做些什么等问题讨论发言。感受家的温暖,激发爱家、爱家人的情感,使学生更了解、关心自己的家,有报答家人爱的思想和行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陪爷爷奶奶聊天、给病中的亲人送水送药、打扫和整理自己的房间、帮妈妈做家务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对长辈的爱。四、情景体验,用情感化人。人的情感活动受所入情景的制约,

7、这是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情景中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情感的产生往往有综合作用。在品德教学中,借助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4象,对比、体悟、心理换位和行动实践等途径,实现道德情感的共鸣和升华。如在《走近残疾人》一课中,教学一开始我播放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千手观音”,把学生带入残疾人的生活中,唤起孩子们对残疾人的敬仰之情。随后我用三个情景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第一个情景是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指定地点取东西,第二个情景是让学生扮演聋哑人用手语或肢体语言表述清一件事情,第三个情景让学生扮演肢残者,一手背后、单手穿上衣服、扣好扣子。

8、最后,请学生谈谈模拟体验后自己的感受,学生们体验到了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体验肢残者生活的不便,使学生产生道德情感上的升华,从而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心灵深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