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盟共同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总结报告

基于联盟共同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总结报告

ID:40919031

大小:7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0

基于联盟共同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总结报告_第1页
基于联盟共同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总结报告_第2页
基于联盟共同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总结报告_第3页
基于联盟共同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总结报告_第4页
基于联盟共同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总结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联盟共同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总结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联盟共同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教改总结报告说明:本报告主要针对科学教师的培养总结而成,在各种信息反馈中,可以结合科学课教师培养培训来叙述。一、成果概述2001年开始我国中小学开设了大量的综合课程,但高校的教师培养仍然是分科进行的。本成果以大学与中央教科所联合举办的科学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专业建设实践为主线,贯彻落实了“综合、实践”的理念和行动纲领,开展了“培养综合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实践能力”的内容教学,创建了“校所联盟”的实验教育学院和“校地共建”的教师教育基地,配置了“优势互补”的

2、教师培养队伍,实施了“集中培养、专题研习、校本教研、跟进辅导、协同发展”的教师培养模式,彰显了内容综合性、实践突出性、跟进针对性、成效显明性等特征。“联盟共同体”和“综合实践”是本成果的两个核心要素。“联盟共同体”即“校所、校地共同构筑成的、协同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场域”,是本成果实施的基础和平台;本联盟共同体的主体是国家研究院所、高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联盟共同体的主要形式包括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校所联盟以及大学和市地方政府及其中小学校的校地联盟两种。大学在理论层面结合中央教科所等科研机构

3、,在实践层面结合大学附属中小学、实验学校、实验学校等一线的中小学,形成教师培养的“联盟共同体”,建构起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的理论平台和实践基础。“综合实践”是本成果实施的途径和目的。大学在具体的综合实践型教师培养的过程中,秉持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综合实践理念。通过大学的师生到教育的一线——地方中小学去锻炼挂职、集中实习,地方中小学的教师到大学担任兼职教师等综合实践,实现实践的多元化、多样化。通过与河东区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实现师资的共享。二、成果内容12成果内容由五部分构成:1.重构目标导向,突

4、出综合实践;2.改革培养内容,构建“三三系统”;3.拓宽培养场域,建立“校所、校地”多维联盟;4.实施“优势互补”,优化教师队伍;5.创新教学方式,推行“五步式教学”。该教学成果在教师培养内容、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发展机制与课堂教学诸方面均有创新。(一)重构目标导向,突出综合实践要求该类型教师要掌握综合课程性质、理念和内容体系,具有鲜明的综合课程意识和较强的课程整合能力;动手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突出,具有综合课程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满足中小学综合课程改革的师资需求。(二)改革培养内容,构建“三三系统”以综合

5、性观念培养为引领,以多学科知识学习为基础,以综合性训练为主线,理论与实践交融,知识与能力同步提升。1.培养综合观念,加强“三种学习”。广域、综合、实践是综合课程的本质特征,如何把多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是综合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重点加强了三种学习:一是加强综合课程改革思想和实施宗旨的学习,开展课程属性解析、课程教学要领的小组研讨,促使教师树立和深化课程综合意识,革除“学科本位”、“各自为政”等传统观念,能从系统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实施综合课程;二是加强探究内容的学习,引导教师

6、树立探究意识,并向教师提供探索发现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积极性,让探究意识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一个自觉行为、自然状态;三是加强系统理论的学习,通过对综合课程要素及其关系的理性认识,反思综合课程的设置意图及其逻辑框架,提升综合观念的层次和高度。2.完善知识结构,落实“三个融合”。基于教师单一学科知识背景难以胜任综合课程教学的现实,通过课标解析——自我诊断——分类教学——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对综合课教师进行学科知识的补充与完善,并落实好三个融合:一是以系统学习综合课程知识为基础,满足综合课

7、程所需知识面域的形式融合;二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加强基于多学科知识来源的综合课程知识本身有机融合;二是以教学设计分析为主线,实现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上的融合。3.提升实践能力,加强“三项训练”12。实践实训能把教师从抽象的理论学习引入到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本成果采用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体验式训练;观察分析与自主创设相结合的创新性训练;专项和整体相结合的同步式训练,实现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拓宽培养场域,建立“校所、校地”多维联盟场域是教师培养活动赖以开展的平台,为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8、,确保教师培养的规范和质量,我们开辟了综合型教师培养的新路径,共建了由市政府与大学合作的“校地联盟”教师教育基地。与此同时,由大学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手创设了综合型教师培养的新场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大学实验教育学院。通过“校所、校地”多维联盟,打破了研究机构、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老死不相往来”的僵局,实现了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探索的科学性、教师培养适应性的有机统一,开辟了教师教育新路径,拓展了教师培养场域。(四)采取优势互补策略,优化教师队伍本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