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赫尔曼·黑塞:且看那浪漫与孤独情同手足

(十六)赫尔曼·黑塞:且看那浪漫与孤独情同手足

ID:40923510

大小: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0

(十六)赫尔曼·黑塞:且看那浪漫与孤独情同手足_第1页
(十六)赫尔曼·黑塞:且看那浪漫与孤独情同手足_第2页
(十六)赫尔曼·黑塞:且看那浪漫与孤独情同手足_第3页
(十六)赫尔曼·黑塞:且看那浪漫与孤独情同手足_第4页
(十六)赫尔曼·黑塞:且看那浪漫与孤独情同手足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六)赫尔曼·黑塞:且看那浪漫与孤独情同手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十六)赫尔曼·黑塞:且看那浪漫与孤独情同手足【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裔瑞士籍(1877—1962)获奖理由: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一方面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深刻的洞察力,另一方面象征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从一战后起,历经二战、越战,一匹来自日耳曼的狼—赫尔曼·黑塞—以现代文明荒原上的呼喊和个人成长的精神告白逐渐赢得了美国读者的青眼有加,作品风靡一时。他的对现代性批判的着眼点、对东方古老的圣哲思想(诸如释迦、老庄)的神秘体验、艺术对生命的无穷激荡均融化为“在路上”的美国年青人崇尚的流行文化元素。长达大半个世纪未肯停歇的人间杀戮,那些触目惊心的血与火将人们对物质

2、发达、人类进步的信心涤荡殆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法说服自己接受这个被时代粉饰为“绝伦”而在他们眼里只有“荒谬”的现代生活。面对着这种普遍的灵魂冲突和意志痛苦,赫尔曼·黑塞那些不乏浪漫诗情、揭示现代文明病的个性话语听上去让人印象是如此深刻。在1909—1910年之间完成的《盖特露德》中,恰恰是男女主人公良好的文明教养和对音乐的钟情构成了彼此接纳对方创造共同生活的最大障碍,思想上万物非绝对的相对宽容造成了行动上的狐疑不定乃至丧失,以第一人称出现的男主人公总是觉得“没有任何理由去认为我可以干涉人、可以帮助人、能够识别人。现在我依然强烈怀疑,人是否有能力去塑造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3、这样的观念导致主人公生活态度消极,遇事畏缩,从而宣告“我不想再费力去试图把我的生活强行转向美好的一面,而是接受既定事实,尽力去承受并向好的方向转变”。在这里,作者敏锐地指出:正是现代生活中优雅精致的高端文明部分造就了一种“有教养的孤独”。美国作家拉德纳有一篇小说名为《有人喜欢冷冰冰》,没错,冷冰冰几乎就是现代生活中做人品味的标识。总是一团喜气、对谁都是殷勤热烈似乎只是强烈依赖社会和他人、生命等级低下的写照。而好象越是人才、品性、智力出众之士,越有一种与人与事保持相当距离的酷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随着自我的成长和完善、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保障的强大,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

4、真的已强悍到对社会毋庸假借无需外求的地步?赫尔曼·黑塞的这一问题,做为读者的我们显然和作者一样希望能给出自己生活的答案。如果将《盖特露德》当作长篇小说来看篇幅也许小了些,实际上它(也包括赫尔曼·黑塞的大部分散文类虚构作品)更接近德语文学中特有的“传奇”体。但就是这个小作品的单行本,从1910年到1970年,在德国被先后出版了六次,是作者本人继半自叙地述说一个“自然之子”逃离城市复返乡村的《彼得·卡门青》(1904年)和充满着青春被机械教化无情压制的惆怅气息的《在轮下》(1906年)之后的又一部畅销书。在1927年出版的《荒原狼》中,主人公哈里的蛮性缘于对无形中捆绑了他的现

5、代都市文明的挣扎。赫尔曼·黑塞将罗曼·罗兰的长河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里整整一卷横扫巴黎文化之虚矫的《节场》,意守丹田于“魔剧院”的一章,这同时也是作品中极具华彩的一个乐章。做为赫尔曼·黑塞对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著名隐喻,魔剧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光怪陆离的物欲现实如何将人的心灵投入到无底深渊的情境,扭曲变形,焦灼躁动,永不得超度。对人性迷失的忧虑使作者转向他在自幼的成长环境中很早就接触到的古老的东方思想。广泛的古典阅读使得赫尔曼·黑塞有机会将古往今来东西方的圣哲放在同一基准线上加以考量,中国先秦诸子也是作者十分熟悉经常援引的对象。对作者而言,难道还能有什么比在《悉达多》(1

6、922年)中以先知般的口吻来说话更为激动人心驾轻就熟的么?赫尔曼·黑塞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迷恋既很容易地成为初涉世者迷恋他的缘由,也会很自然地伸展为久阅世者放下他的缘由。然而,诚如芝加哥大学的玛莎·努斯鲍姆试图阐明的那样,文学,尤其是象赫尔曼·黑塞如此执着于崇高的久远恒定似的文学,正维系着一种也许在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诗性正义。1943年的《玻璃球游戏》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大师级作品。通过约瑟夫·克乃西特,这位将某种全社会赋予了终极价值的复杂而精巧的游戏玩得炉火纯青的大师,个人对高明游戏、时代志愿和生活实存三者之间本质关系的洞察和反思,赫尔曼·黑塞将高端文明应对危机时的脆弱不济、

7、面对罪恶的无动于衷和面临行动时的无能为力满怀沉痛地一一道出,催人猛省。就象在小说的开头部分,作者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被他称之为“副刊文字时代”的写作图景:这一时代“并非毫无思想的时代,甚至从来不曾缺乏思想”,它只不过是“还不懂得如何恰当地在生活与国家结构之间安排精神思想的地位,并使其发挥作用”罢了。赫尔曼·黑塞批判性地列举了副刊文字时代精神产品的种种特征,语风犀利不留情面。他甚至都没漏下曾经充斥于欧美报端的看似无关大义的填字母游戏,他不惜开罪众多的填字爱好者批评他们“玩耍这类小小的文字游戏自然不是无意识的玩耍,而完全符合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