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4 苏教版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4 苏教版

ID:40941004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4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4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4 苏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4 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教案4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4苏教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具准备】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教具:铅笔两根(一曲一直)、毛线一根、课件。【教学过程】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1.出示两根铅笔(一直、一弯),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2.出示两组学生活动图,一组跳绳、一组拔河。引导学生比较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1.变

2、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1) 引导学生想办法把一根弯曲的毛线变直。(2) 学生汇报演示自己是怎样做的。(3)教师讲述: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板书:认识线段)(4)生指,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看成线段?说说线段是什么样的?教师讲述:两手捏住的地方,是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5)同桌合作,互指毛线的哪一段是线段?两个端点在哪里?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比如,长方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师带学生指出。(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总

3、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3. 依据线段模型练习。(1)在数学上,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这两条短竖线表示线段的端点。(2)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想线段的样子。(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同桌讨论、独立完成、集体交流。(5)图形组合成小房子,数数这个图形上有几条线段?变化组合图形,直至变成一个圆形。(6)引导学生在圆纸片上创造出一条线段。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教师讲述:折痕也可以看成线段,引导学生折出比刚才的折痕长的线段。比较发现,得出结论:线段有长有短。4.画线

4、段(1)教师先示范画一条线段,再让学生试画。(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果没有尺,还能用哪些工具画出线段?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1.书第3题。学生尝试以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2.书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3.书第5题。学生独立尝试画线段。4.判断线段的长短。(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5苏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

5、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图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故事导入:猫捉老鼠。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线段。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1)变曲为“直”。引导学生观察学具(毛线),问:你们能想办法把这根线变直吗?比较:拉紧后的线与原来的线有什么不同?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6、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直的。(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师(一手拉住线)问:这样能得到线段吗?怎样才能得到线段?得出:用手捏住线的两头,这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两头的点叫做“端点”。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小结并板书:有2个端点。(3)变式判断。师捏住线的两端进行变式,引导学生观察。(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建构线段模型。(5)小结特征。(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2.强化特征。(1)到生活中找线段。①引导学生指出直尺上的线段。②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线段。(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到图形中找线段)。3.操

7、作实践。(1)折线段。组织学生折彩纸,体会“线段有长有短”。(2)画线段。引导学生探索画线段的方法。4.深化理解。(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理解“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引导学生先猜想“画成的是什么图形”,再完成。三、自主总结,课外延伸。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页共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