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789.3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pdf

GBT4789.3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pdf

ID:409495

大小:164.1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7-30

GBT4789.3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pdf_第1页
GBT4789.3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pdf_第2页
GBT4789.3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pdf_第3页
GBT4789.3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pdf_第4页
GBT4789.3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4789.3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B/T4789.35-2003前言本标准对GB/T16347-1996((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微生物学检验》进行修订本标准与GB/T16347-1996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照GB/T1.1-200。对标准文本的格式和文字进行修改。—修改和规范原标准方法中的“设备和材料”。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T16347-1996同时废止。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卫生防疫站、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晓蔚

2、、刘敏、杨明、朱曼丹、瞿明娟、周蓓君、杨宝兰、李志刚原标准于1996年首次发布,GB/T4789.35-2003代替GB/T16347-1996,GB/T4789.3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检验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鲜乳、乳粉或辅以大豆等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加工制成的具有相应风味的活性乳酸菌饮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3、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总则GB/T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乳酸菌lacticacidbacteria一群能分解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酸,需氧和兼性厌氧,多数无动力,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的无芽胞杆菌和球菌。3.2乳酸菌菌落总数lacticacidaerobicbacteria检样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乳酸菌菌落的总数。4设备和材料4

4、.1冰箱:0℃一4'C。4,2恒温培养箱:36℃士I'Ce4.3恒温水浴锅:460C11C4.4显微镜:lox一loox。4.5均质器或灭菌乳钵。4.6架盘药物天平:。g-5009,精确至0.59。4.7锥形瓶:500mL,4.8广口瓶:500ml-,4.9灭菌吸管:1mL(具。.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4.10灭菌平皿:直径90mm,4.11灭菌刀、剪、镊子。5培养基和试荆5.1改良TJA培养基(改良番茄汁琼脂培养基)GB/T4789.35-20035.2改良MC培养基(ModifiedChalmers培养基)。5.

5、30.1%美蓝牛乳培养基5.46.5%氯化钠肉汤。5.5pH9.6葡萄糖肉汤。5.640%胆汁肉汤。5.7淀粉水解培养基:见第A.7章。5.8精氨酸水解培养基:见第A.8章。5.9七叶昔培养基:见第A.10章。5.10革兰氏染色液:按GB/T4789.28规定。5.113%过氧化氢溶液:按GB/T4789.28规定。5.12蛋白陈水、靛基质试剂:按GB/T4789.28规定。5.13明胶培养基:按GB/T4789.28规定5.14硝酸盐培养基、硝酸盐试剂:按GB/T4789.28规定。5.150.85%灭菌生理盐水。6乳酸菌菌落总数的测定6

6、.1检验程序孚L酸菌菌落总数检验程序见图6.2操作步骤6.2.1以无菌操作将经过充分摇匀的检样25ml.(g)放人含有225m工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广口瓶内作成1,10的均匀稀释液。6.2.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I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6.2.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6.2.4选择2个~3个以上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

7、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276GB/T4789.35一20036.2.5稀释液移人平皿后,应及时将冷至50℃的乳酸菌计数培养基(改良TJA或改良MC)注人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乳酸菌计数培养基倾人加有lmL稀释液检样用的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以上整个操作自培养物加人培养皿开始至接种结果须在20min内完成。6.2.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士1℃温箱内培养72h士3h,观察乳酸菌菌落特征(见表1),选取菌落数在30一3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后,随机挑取五个菌落数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并

8、做过氧化氢酶试验。革兰氏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无芽胞的球菌或杆菌可定为乳酸菌。根据证实为乳酸菌菌落计算出该皿内的乳酸菌数,然后乘其稀释倍数即得每毫升样品中乳酸菌数。例如,检样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