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

ID:40951984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1页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2页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3页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4页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唤醒感恩意识实施感恩行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落实感恩教育的思考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警世格言,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有“结草衔环”、“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学会感恩,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和为人准则。然而物欲横流、繁荣浮躁的今天,在大中小学校园中,不少学生不懂感谢、不会感激、不知感恩……因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落实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挖掘教材,找寻感恩源泉;触动心灵,培养感

2、恩意识;就地取材,落实感恩行动;留给思考,升华感恩情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感恩教育。运用媒体,重现感人场景;进行游戏,经历情感体验;关注生活,享受点点恩泽,以生活为源泉,进行感恩教育。搜集资料,了解感恩故事;拓展教学空间,开展感恩活动;学科整合,拓宽感恩渠道,以实践为契机,进行感恩教育。【关键词】感恩课堂生活实践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警世格言,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有“结草衔环”、“一饭千金”的千古佳话。学会感恩,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道德

3、和为人准则。然而物欲横流、繁荣浮躁的今天,在大中小学校园中,不少学生不懂感谢、不会感激、不知感恩。众所周知,11年资助178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英年早逝的“爱心大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丛飞,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还接到了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和家长的抱怨电话:“你不是说供我们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出钱了,不是坑人吗?”此类事情,常见报端,是何等悲哀,又是何等无奈!这难道不是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席吗?因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落实感恩教育已迫在眉睫。一、以课堂为主渠道

4、,进行感恩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思品学科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必须以教材为载体,但又不囿于教材,灵活机动,寻找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和切入口。1、挖掘教材,找寻感恩源泉《品德与社会》课程担负着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教材中处处蕴含着感恩教育的主题。如《品德与社会》教材将“内容标准”分以下几个部分:《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 》、《走进世界》,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之恩

5、、社会之恩、生命之恩、养育之恩、自然之恩……翻开各册教材细看,我们更是感受到了浓浓的“恩”、深深的“情”。如《品德与社会》第十册共分4个单元。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承担对家庭的责任;第二单元《我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进入公共生活领域,感受社会关爱,关心公共事务,树立公共事务服务意识;第三、四单元将历史“人化”,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人”5站在学生面前,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中曾经有过的生命涌动、热血沸腾和心灵颤动,从而

6、增强对于历史的责任感。2、触动心灵,培养感恩意识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每教一课,都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时,在一曲《长大后我便成了你》的歌声中,教师首先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在童年时代及成长历程中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培养的点点滴滴,从心底里流露出对老师深切教诲的真诚感激之情,一声“谢谢您,老师!”声情并茂,牵动了学生的心,学生感激老师,尊

7、敬老师的情感油然而生。紧接着,教师还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故事,观看《师德教育篇》,并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老师是如何像园丁、像红烛、像春蚕似的培养学生,而学生又是如何尊敬老师的真实事例,由此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感恩并非一定得做那种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大事,只要心存感激,真诚地道一声“谢谢”也已足矣。3、就地取材,落实感恩行动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资源,并结合教材内容,找到感恩教育的时机。如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时,上课铃一响,教师

8、就带领学生离开教室,来到校园里漫步,感受校园的感受校园的浓郁书香,感受校园的整洁美丽。放眼建设中的新校舍,更感受到校园的勃勃生机。回到教室后,教师随机提问:“同学们,当你们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时,看到了什么?”当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新校园效果图,继续追问:“是谁让我们告别拥挤,告别陈旧,畅想未来,我们应该感激谁?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一环节的设计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并将感动落实于自己今后的行动之中,那就是“学校是我家,美丽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