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字论文:从文化角度开展写字教学

小学写字论文:从文化角度开展写字教学

ID:40952121

大小:1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写字论文:从文化角度开展写字教学_第1页
小学写字论文:从文化角度开展写字教学_第2页
小学写字论文:从文化角度开展写字教学_第3页
小学写字论文:从文化角度开展写字教学_第4页
小学写字论文:从文化角度开展写字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写字论文:从文化角度开展写字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写字论文写美丽汉字,品墨韵凝香——从文化角度开展写字教学【摘要】当前的语文教学追求“语文味”,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却往往更多地关注了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汉字的美妙也被我们漠视。其实,写字教学应该用“语文的方式”“儿童的方式”去关切儿童,以传承母语文化为导向,开掘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汉字变得饱满、丰富、有趣。让汉字浸润儿童的人文素养,激发儿童的民族情感,照亮儿童的精神世界,从而建设富有文化意蕴的写字课堂,追寻教学本色、本性、本质的意义。【关键词】语文味写字文化角度目前小语界,无论专家还是一线教师,谈得最多的就是“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的确

2、,现在的语文课多了朗朗书声,多了文本感悟,多了人文关怀,但写字却被我们渐渐忽视。识字写字教学作为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之一,贯穿了整个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足见其重要性。如何让写字教学也能彰显语文味?这是我一直思索的。一、现状反思:写字教学需要“语文味”人文性是新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的语文教学追求“语文味”,但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却往往只关注其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漠视了汉字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教学确实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有没有基于儿童的发展需要,有没有落实好课程目标要求,有没有遵循汉字的学习规律,有没有从传承文化的高度知道儿童书写汉字,教学应该具有怎样的追求?

3、笔者认为,写字教学的“语文味”就是扎实的技能训练、真切的文化熏陶。是具有语文学科色彩的审美体验,是对教学本色返璞归真的追寻。“让课堂洋溢汉字文化的趣味、情味、意味,让儿童在过程体验中把汉字写得有滋味、有兴味、有韵味。”在追求写字教学“语文味”的同时,需要有明确的认识,崭新的视角。(一)起点,培养儿童情趣。儿童是成长中的人,正是不断接受新知的时候,学写汉字的思维与成人有本质的不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浅层次的机械书写过程会慢慢扼杀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对书写产生厌倦情绪。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逐步发现汉字的美、欣赏汉字的美、书写美的汉字,让儿童在成长历程中体验到汉字的情趣,发

4、现汉字的秘密,爱上美丽的汉字。(二)核心,传承母语文化。“一切教育都应该从民族本色开始,世界是在有了民族之后才有的体验和概念。”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所独有的美丽。遗憾的是,在多数儿童的心里,世界概念有一种“世界大同”的趋势。其原因就是缺少对母语的依赖,民族文化并没有渗透他们的生活,与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的隔膜,自然忘却了民族本色更何谈传承母语文化。5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情感。诗词歌赋、国学经典,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无一不是汉字成就。书写汉字就是在书写民族的文化,在传递民族的思想,在表达民族的感情。(三)关键,锻造人格品质。“字如

5、其人”“书为心画”的规训由来已久,字写的如何,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品行。字深邃,人必博学;字端庄,品必端正;字清雅,格必清高;字刚劲,性必刚强;字雄博,胸襟必广大。汉字最基本的构造是一横一竖,横平竖直,做人最基本的人格就是堂堂正正。一横端平了,汉字就可方方正正;一竖站直了,汉字就可器宇轩昂。做人亦如此,双肩扛住了,我们就可无所畏惧,敢于担当;脊梁挺直了,我们就可正气凛然,顶天立地。柳公权说的“心正则笔正”,大意盖在于此。儿童正处于人格品质的养成期,他们的写字活动更应该从儿童主体出发,让其受益。在写字教学中着重挖掘汉字的文化价值,让写字妙趣横生,唤醒儿童的写字意识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格心态,引导儿童“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二、实践探索:写字教学融合“语文味”新课标指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认真写字,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讲究写字教学的策略。”追求“语文味”为写字教学指引了方向,“语文味”的写字教学让儿童进入了奇妙的汉字王国,使两者紧密相连,“以更自由的姿态让儿童主体学习得以更好地实现”,让儿童走向愉悦的精神之旅。(一)展现汉字美感,让儿童欣赏美。汉字无论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远比其他文字更为广阔,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包含丰富的情感故事。儿童的年龄让其很难体会汉字的意蕴,因而要想让儿童对汉字真正接受需要经过还原情境,才能

7、充分感受汉字的美感,产生书写的欲望。1、追根溯源,唤醒“内在美”。关于汉字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不容置疑汉字来源于生活。汉字构成本身,便蕴含了先祖对生活的感知、思索,经过千年的演变成为如今的方块字。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追溯汉字源头,把“方块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儿童探索汉字的奥秘,唤起对汉字书写美的感受。如教学“手”字,就可以采用这一方法。出示甲骨文“取”“采”及图片后,点明“手”字的由来:“取”右边是一个人手拿着刀,左边是动物的耳朵,意思是人们在割取动物的耳朵;“采”古时候的人以打猎和采集树上野果为生,上部的“爪”就是用手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