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点滴体会

小学语文论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点滴体会

ID:40953780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点滴体会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点滴体会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点滴体会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点滴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点滴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论文乘阅读之舟徜徉语用之湖——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点滴体会  [摘要]阅读是语言吸收的过程,习作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如果能有效地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渗透习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定能逐步提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习作方法的渗透呢?本文笔者结合一些老师的具体做法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品味妙词佳句、揣摩布局谋篇、积累表达技巧、借鉴选题立意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关键词]阅读教学习作方法渗透有专家曾言: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而习作是一种练习,用来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呢?《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

2、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可见,习作教学并不是孤立于语文教学之外的,而是与阅读教学有着密切联系的。阅读是语言吸收的过程,习作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是基础,如果能有效地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渗透习作知识,进行习作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定能逐步提高。现成的课本里包罗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写习作知识渗透在里面,其实也是间接地进行了习作教学。这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慢慢积累起习作的方法,从而提高表达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又该如何进行

3、习作方法的渗透呢?以下是我结合一些老师的具体做法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品味妙词佳句,在训练中得到内化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粗读某些课文,觉得很普通,但若细加品味,便会发现好些妙词佳句蕴含其中,它们用得别具匠心,去掉不行,用其他词句替代也不行。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抓住这些词句,引导学生品析、感悟,并增加一个“尝试运用语言”的环节,进行迁移训练。就像数学课一样,学完了例题接下来应该做几道习题。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4、:他先引导学生体会写鸟的段落:“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随后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中画横线的部分,接着请学生根据课文尝试填空:“_____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____声,到处都是____影。_____的,_____的_____的,____的,有的____,有的____,有的____。”一般会认为,该段落的教学至此该结束了。然而,这位老师继续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形式,描述一个自己见过的场景。这种处理,先让学生领悟并内化课文表达方式,然后模仿迁移,提高习作水平。4另一位老师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指导学生学习和领

5、悟第三自然段的写作方法,然后对第四自然段进行写作方法的内化,可谓匠心独用。首先,他出示第三自然段: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师:走进这座园子,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生读后答:园林建筑)师:再读读这段文字,把读后的感受或者体会

6、写在书上。(交流感受,师进行了有机的引导) 师:这么短的文字,让我们有那么多的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引导学生关注“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这样的句式,明确句式是一对一对地出现的,继续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还运用了举例、联想的方法把园中的园林建筑一一呈现给我们,使我们感受到了圆明园的园林建筑特色,从而体会到其无与伦比的辉煌。) 接着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齐读后,出示补充材料,指导学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练习写话,并提供句式:圆明园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                  ),也有(          )。有(           

7、   ),也有(            )。园中许多文物都是(               ),如(               ),(                 )。还有很多文物是(           ),如(        ),(         )。漫步园中,细细品赏,有如(          )。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法指导,不能只将方法、术语空洞地告诉学生,也不能针对某种方法向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更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