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有效备课三步走

小学语文论文:有效备课三步走

ID:40954666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有效备课三步走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有效备课三步走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有效备课三步走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有效备课三步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效备课三步走在备课上多花点时间,如根上浇水;在讲课上增加学生负担,似叶上施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会越少。”语文是传承文化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而备课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依照本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设计方案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它是在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它是一项再创造的工程。一、与编者沟通,与作者对话备课要备根本,离开课标,课堂教学如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甚至偏离目标,南辕北辙。备课要

2、充分考虑编者的意图,因为编者是以课标为指针,文本为载体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不是纯粹的阅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的。所以我们要以“依标靠本”,此为资源,准确定位,明确教学方向,落实教学目标。其次还要了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文学特色及相关作品等,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于永正老师常常是把通篇课文背诵下来,他的课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作者和文本深入而又独到的解读。这种独到的见解不从教材看来的,而是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中感悟到的。抓准“文眼”就容易把握“课眼”,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不正说明这个道理吗?例如我备《九寨沟》这篇文章,首先是朗朗有声地读课文,尤其是第二自然段

3、:“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我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借助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我内心表象,在想象中产生情感体验。“一级级、一道道”写出了瀑布的多,从低到高,层层叠起,同时也写出了他井然有序的一面,表现出瀑布景象的奇特,顿时,自己就像走入了作者的文本,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完全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看到这一番景象时的感受,把这些语言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我觉得备课从读入手,或者朗朗有声地读,或者默默无声地读,对教材整体有一种居高临下、驾轻就熟、运用自如的感觉,能让你能真正地与作者对话,仿佛高明的驭手精

4、通驾驭之道统御着他的车马快速驰骋一样。抄“教案”固然应该摒弃,搬“教参”或如法炮制也是不足取的。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语言是人家的,思想是人家的,感情也是人家的,拿着别人的教案去上课,必然格格不入,捉襟见肘。二、走进学生,挑战自我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所以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学”的过程。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就要思考如下问题: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他们?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具体而言,诸如哪些方法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让学生自主发现、自我构建,哪些问题可让学生提出,哪些内容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疑难可让学生自主解答,从而实现学习方

5、式的转变;哪些地方学生的理解会浮于浅层,停留表面,学生可能需要点拨、引导;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偏离主题较远,需要及时拨转方向;哪些语言含蓄处、文本空白处、意境深远处、情感共鸣处、认识分歧处可拓展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对话,激发创新的火花。总之,运筹帷幄,不打无准备之仗。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备课是教师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创新过程。备课时我们要经常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考虑用具体的步骤,策略突破重难点,课堂调控的方案,教学资源的挖掘、使用等,在备课中自身的素质,修养得以不断提升。如:你的声音好,朗读好,可以以“读”动人;你的感情充沛,

6、可以以“情”动人;你足智多谋,可以以“理”服人;你活泼好动,风趣幽默,可以玩中教,乐中学。总之,你是学生生命乐章中跳动的音符,你如何谱写,就将有怎样的乐章。 三、博采众长,酌取精要我认为,教一课书,教师的知识一定要比这课书多几倍,只有这样,才能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如果教师的知识与这课书一样多,或者少于这课书,就不能左右逢源、畅所欲言了。因此,教师备课应当像蜜蜂那样,广采百花,然后酿蜜,应当像大海那样,汇纳众流,成其渊博。我备课时,尽量多看一些参考资料,有原著的一定要读原著。教《师恩难忘》,我读刘绍棠的《老师领进门》,教《林冲宝大洪教头》,我读施耐庵的《水浒传》,教《桂花雨》,我读琦君的《故乡的

7、桂花雨》,读她的《千里怀人月在峰》,这叫“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备课有时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意,明其理。准备了这么多内容,不能一下子都塞给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教师自己掌握的,只有居高临下,才能势如破竹。“任你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饮。”在讲课时,我每每披沙拣金,备多用寡,力求把握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克服弱点,攻其一点,最后让学生获得真知,加大信息量。就拿《桂花雨》这篇课文来说吧,从字词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