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文本开发:“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并重

小学语文论文:文本开发:“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并重

ID:40956463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文本开发:“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并重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文本开发:“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并重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文本开发:“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并重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文本开发:“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并重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文本开发:“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并重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文本开发:“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并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本开发:“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并重 也许有的老师自信地说:“小学课文内容浅显,有些课文,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全文加起来只有百十来个字,我随便一眼扫过去,就能理解得清清楚楚,这难道还不容易把握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看到这样两种现象:第一种情况是因为教师自己理解得深、准备得精彩,就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灌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是自己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无精打采。这种课堂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无视学生的感受,学生并不喜欢。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对文本缺乏准确的、深度的理

2、解,缺少思考上的挖掘和突破,除了教材、教参清楚明白规定的教条,很少自觉地去丰富课文,去创新课文。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解读、开发文本时,“儿童视角”与“深度解读”都很重要。一、儿童视角:让母语教育回归儿童本位以前许多次听过、也执教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但在这些教学中,不知为何,我们的课堂都习惯性地把对伟大鲁迅的敬仰之情和横眉冷对的斗士形象渲染到极致,一味地在孩子的心田播种鲁迅抽象的伟大,却忽视了侄女和伯父之间的浓浓亲情,也忽视了鲁迅在侄女面前的风趣幽默、和蔼可亲。结果呢?我们的课堂是如此的沉重,甚至压抑

3、。最近看了《人民教育》上刊登的绍兴刘发建老师上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实录。我感觉自己的大脑好像被什么东西猛地击了一下。这篇文章对于我来说,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首先,他用独特的视角钻研文本,发现文本基本上是站在儿童的视角,来追忆和伯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文本是具有浓浓的亲情和童趣的。于是,在课堂上,我们清晰地看到,刘老师试图以儿童的视角,引领儿童走近鲁迅。以“伯父就是伯父”——“伯父不仅仅是伯父”——“伯父是永远的伯父”这三个层次,让孩子们慢慢走近鲁迅。三个层次的推进,始终以儿童的视角切入。最终他引领升

4、华到“伯父不仅仅是伯父——敬仰鲁迅”,尤为可取的是这种升华依然是童趣可掬。反思我们的课堂,经常看到老师们(包括我自己)设计一个又一个精妙的问题,逼着学生走向自己的预设,实现课堂的精彩。当我们为教师精妙设计而喝彩的时候,我们何曾想到,课堂的主人——儿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什么?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心智发展吗?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吗?孩子们能感受到生命拔节的快乐吗?教育,应该保持一份儿童视角;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一颗童心。(案例)师:刚才小朋友们“病”字写得真不错!你们能给“病”字找个新朋友,组个词语吗?生:我

5、是在医院里看到“病菌”这个词的。师:你真会学习!医院里也有学问呀!生;病房。师:“病房”这个词语是我们课文中的,从书中找词语也是一种组词的好方法。小朋友们从书中还能找到哪些含“病”字的词语呢?生:病了、传染病。师:什么叫“传染病”呢?生:就是说别人得了这种病,你去看他,也可能会得这种病。(大屏幕出示句子。)生:(齐读)他得的是传染病,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师:谁也不能来看他,妈妈能不能来看他?生:不能。师:妈妈都不能来看他,他不能到病房外面去,不能看风景,不能上学。得了传染病他还

6、不能干什么呀!生:不能玩游戏,不能玩玩具,不能到公园去玩。生:还不能动手,因为他的手上吊着水呢……师:这么多开心的事他都不能做,就是因为他得了——生:(齐)传染病。(评析)在上述案例中,在解读“传染病”这个词语时,老师唤起了学生生活的阅历。课上,学生们自然地把文本中人物的世界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及时链接起来,延伸开去,说着文中人物的传染病,想着自己的生活——“不能玩游戏,不能玩玩具,不能到公园去玩;还不能动手,”也许孩子们还说不清传染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但是在他们的脑海中,对传染病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

7、它会给人带来那么多“不能”,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这样的解读足够了。如果我们的教师读不懂儿童的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那么语文教学必定难以激发儿童的活的生命力。我们不应把儿童看作未完成的作品,然后按照成人自己的人生预设去教训儿童,也不应从成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去利用儿童,而应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并且在这解放和发展儿童的过程中,将自身融入其间,以保持和丰富人性中的可贵品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并且从儿童的视角来关照我们的教学

8、,这是改造我们语文课堂的起点。二、深度解读:思想与精神的成长“深度好比人的神经,没有人的神经,人无法活下去,只有让孩子更加思考更加深入,才能让孩子的精神之树长起来。”深度语文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主动参与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和积累语言等的同时,挖掘蕴含在文本中深层的人文内涵,使自己不断完善。“深度语文”倡导教学中绝不能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要深入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发现。它重视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