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墙饰布置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墙饰布置的策略

ID:41013313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3

浅谈幼儿园墙饰布置的策略_第1页
浅谈幼儿园墙饰布置的策略_第2页
浅谈幼儿园墙饰布置的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园墙饰布置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幼儿园墙饰布置的策略    如果说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话,那么,幼儿园的墙饰便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子工程。它在开发幼儿智力,陶冶幼儿情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特有的教育作用。    墙饰是对幼儿园建筑空间美的创造。园舍的墙面布置,可以显示出教师在美术、美工方面的技巧,缤纷的色彩,绚丽的景象,幼儿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和谐、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墙饰的装饰性、教育性、操作性等多种功能,它不仅可以增添幼儿园欢乐、亲切的气氛,陶冶幼儿美好的心灵,而且它还蕴含着幼儿学习、生活、游戏的内容。它

2、超越空间、时间的限制,借助想象的翅膀,把遥远的世界引进幼儿学习生活的环境,把孩子带到田园、森林、海洋……让孩子们置身于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童话王国。    墙饰布置,不单单在于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个怎样的外在环境,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教师如何利用这些外在环境,使得幼儿自然而然地投入,主动积极地与环境交互作用,以获得主动发展。下面就墙饰布置提几点策略。    一、位置合理    教师应注意尽量将墙饰降低到与幼儿视线相平位置,移开挡住幼儿视线的障碍,保证幼儿既能看到,又能触摸到墙饰,减小墙饰与幼儿的空间距离,使“高高在上”和“藏”在背后的墙饰能与

3、幼儿见面,使幼儿随时都可以接受教育,使墙饰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二、适时更换    幼儿园的墙面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化,还在于它必须服从教育的需要,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它能诱发、引导、甚至直接决定幼儿进行活动的结果,将教育的主题内容转化为形象具体、色彩鲜艳、生动有趣、赏心悦目的墙饰,即寓教于墙饰之中,让墙饰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例如,以小班主题“春天到了”为例布置墙面装饰。我首先在墙壁上画一棵枝多叶少的大树和两个穿着冬衣的幼儿园孩子,随着气候渐渐变暖,幼儿发现园外树上叶子增多了,幼芽长成了叶子,树

4、下的小草越来越绿。于是,幼儿给大树换上了绿衣服(叶子),孩子的冬衣也换成了毛线衣。当春雨来到的时候,老师鼓励幼儿观察,看天空中的雨和落地后的雨,又让幼儿轮流打着雨伞,穿着雨鞋,感受下雨的情景。幼儿回教室后给那棵大树挂满了雨滴,草地上也积起了水坑,两个孩子也添上了雨伞和雨鞋……春天树枝发芽,小鸟叽喳;夏天树茂叶盛,知了鸣唱;秋天树叶金黄,小猴玩耍;冬天雪压枝头,大地雪白。幼儿通过亲自参与墙饰的布置,从一年四季树的变化中,感受到了四季的主要变化特征,并激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这远比学一首歌,听一个故事,画一幅画,感性得多。     三、

5、循序渐进    墙面布置的内容应注意纵面、横向发展的序列。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是一个基本立足点。小班的墙饰应该结构简单、色彩鲜明,感官刺激明显;供给他们操作的物品应该形状单一。到了中班,幼儿的感知认识能力都比小班提高了一步。这时的墙饰可以逐步增加一些启发性比较强的内容。如:“小蝌蚪找妈妈”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小蝌蚪先长出了两条后腿,然后长出了两条前腿,最后尾巴没有了,黑乎乎的身体上也穿上了绿色的衣服,小蝌蚪终于变成了小青蛙了。这类比较形象生动的墙饰,能够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启发思维,吸引他们动手操作。与小、中班相

6、比,大班幼儿已能初步分辨是非好坏,开始懂得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此时的墙饰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应该更广、更深刻,操作性也应更强。例如同时“三八节”的墙饰布置,小、中、大班又各有不同。小班以“妈妈爱我,我爱妈妈”为主题,展出“我和妈妈”的照片,贴上送给妈妈的礼物。中班的主题是“妈妈为我做衣服,我为妈妈做手袋”幼儿把自己创制出的各种各样的衣服,画出的各式手袋,贴在墙壁上。大班以“妈妈的一天”、“妈妈多辛劳”为主题布置墙壁。在用废旧物制成的时钟下展示出妈妈上班、做家务、照顾孩子、灯下学习等内容的一天辛劳的生活。     四、可操作性    墙饰

7、如能为幼儿提供观赏、学习和操作的基地,一个用艺术形式再现其观察、发现、理解及想象的机会,使之和教育内容相结合,那么其作用就不言而喻了。而教师往往忽视了墙饰的可操作性。我有感于此,特为幼儿设计了摸一摸,看一看,动手操作一下的“活”墙饰。比如:在活动室的墙上布置一个“动动手”活动角,用彩纸剪几个小脚印,贴在墙上,上面粘上几只有鞋带的鞋子,既可装饰环境,供幼儿观赏,又是很好的玩教具。幼儿能亲自操作,练习穿鞋带,系鞋带,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提高操作的能力。    五、贵在参与    在适时更换、可操作性、循序渐进等策略解读、阐述中,敬爱的你

8、,是否感受到了幼儿的主体参与意识呢?一般幼儿的墙饰都能体现出幼儿化、教育化、艺术化。且符合安全性、启发性、动态性要求。但作为隐性课程的墙饰,最应突出的是幼儿在其中的参与性,通过幼儿的参与、动手操作,让幼儿进到幼儿园就像自己的家里一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