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籍贯考辨_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_彭勇

张献忠籍贯考辨_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_彭勇

ID:41027312

大小:430.9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14

张献忠籍贯考辨_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_彭勇_第1页
张献忠籍贯考辨_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_彭勇_第2页
张献忠籍贯考辨_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_彭勇_第3页
张献忠籍贯考辨_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_彭勇_第4页
张献忠籍贯考辨_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_彭勇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献忠籍贯考辨_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_彭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张献忠籍贯考辨———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彭勇内容提要:张献忠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将领,关于他的籍贯有5种说法,即延安卫、延安府、肤施县、米脂县和榆林。在考辨有关籍贯的诸史料基础上,结合张献忠的户籍、起事前的职业等史料,笔者认为,张献忠是延安卫所辖的卫籍民户。究其原因,既与明朝在张献忠所居住的柳树涧实行的行政、军政两大管理系统存在关联,也与当时边疆地区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北边防御体制(延绥镇建置)有密切关系,还与张献忠“据米脂十八寨起兵”有关。张献忠所从事的职业和生活的环境是当时陕北民众的缩影,陕北成为明末农

2、民起义首倡地也就不难理解了。关键词:张献忠边疆地区籍贯卫所制度陕西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著名将领,有关他起事前后的史事,《明史·张献忠传》载:张献忠者,延安卫柳树涧人也,与李自成同岁生。长,隶延绥镇为军,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奇其状貌,为请于总兵官王威,释之,乃逃去。崇祯三年,陕西贼大起,王嘉胤据府谷,陷河曲。献忠以米脂十八寨应之,自称“八大王”。明年,嘉胤死,其党王自用复聚众三十六营,献忠及高迎祥、罗汝才、马守应等皆为之渠。其冬,洪承畴为总督,献忠及汝才皆就抚。此处所述,有些问题已基本得到学界共识。但有关张献忠

3、起事前后的许多问题仍有分歧,如张献忠的籍贯问题、起义的时间和地点等。首先,我们知道,定边县之设在清雍正九年(1731年),明代的定边实是延绥镇之西路定边营,柳树涧堡属延绥镇西路之一哨堡,明代的定边与柳树涧是什么关系?“定边辖境”是如何确定和管理的呢?至今没有专文涉及。其次,有关张献忠起事前后职业记载也不甚一致,社会角色、职业选择在研究张献忠起事动因及起事之后的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同样有重要意义。第三,关于张献忠的身份或户籍的表述目前也有分歧。有的史籍说他是“延安卫柳树涧人”,有的明确指出他是“军籍”或“卫籍”,

4、有的史料则说他是“肤施县之柳树涧人”,有的比较笼络说他是陕西人、延安人、榆林人、肤施人等。由于明代的军户和民户在承担赋税和差役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基本生存状况,而分歧的产生与史家对明代中央边疆管理的体制不甚了解,或者说是与对这种管理体制似是而非的理解表述有关。本文通过对张献忠籍贯的相关史料加以排比分析,尝试从明朝疆域管理的角度,给张献忠籍贯诸说200明清论丛(第十二辑)以比较合理的解释,诠释明代边疆管理制度的规定与运行,进而探讨张献忠起事的社会背景,阐释明末农民起事之意义所在。①

5、一有关张献忠的乡贯、户籍及起事前史实的记载众说纷纭,明清之际的史家吴伟业在其《绥寇纪略》中讲:张献忠,不知其所自起。延帅杜文焕以庚午春二月督延绥、固原兵三千便宜剿抚,既定黄甫、清水、木瓜三堡,而米脂贼张献忠所据十八寨闻兵至,诡乞降。延抚洪承畴亦常以辛未冬十二月抚贼,张献忠、罗汝才等千九百人于党家坪。已而,复叛。相传,献忠肤施人,隶延安卫籍,固将家子。少时从军犯法,得总兵陈洪范救,免。刻栴檀为洪范像事之。②这段话表明,吴伟业自己并不清楚张献忠是何处人。他一说张献忠为“米脂贼”,又说是肤施人,再说隶属于延安卫籍,“

6、不知其所自起”和“相传”才是他的真实观点。细读明末至有清一代的诸类史籍,对张献忠籍贯的记载颇不一致。本文先以其籍贯为线索,排列并分析诸说之异同,分析诸说的价值所在。为阅读方便及行文的流畅,史料的考辨内容放在注释部分。(一)延安卫柳树涧人史料一,毛奇龄《后鉴录》:张献忠者,延安卫柳树涧人也,与自成同年生。少为快手,不得志去。隶籍延镇王威下,以淫戏掠,与众就缚将刑,适他将陈洪范来谒,顾献忠貌,奇之,请释献忠而杀其余缚者。献忠乃从叛兵神一元,领红旗为先锋。崇祯三年,据米脂之十八寨,与罗汝才诸贼诡降于延抚洪承畴,而叛之

7、,自号“八大王”,雄长诸贼。③史料二,《康熙延绥镇志》和《雍正陕西通志》:张献忠者,延安卫柳树涧人也。为府中快手,不得志去,而从神一魁,领红旗为先锋,有力多诡,同伙咸尊事之。④①关于张献忠等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研究成果可谓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自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文章共约3600篇,各类著作近200种。参见陈梧桐《农民战争研究的种种争论》,《散叶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60页。②(清)吴伟业:《绥寇纪略》卷一〇《盐亭诛》。③(清)毛奇龄:《后鉴录》卷六,清西河合集本。按:毛奇龄(162

8、3—1716年)早年抗清,后举博学鸿儒科入清,再辞官。曾参与《明史》的修撰。④(清)谭吉璁:《(康熙)延绥镇志》卷五《纪事志·伪顺》。张献忠籍贯考辨———兼谈明代边疆地区户籍管理制度201张献忠,号“八大王”,延安卫柳树涧人。为府快手,不得志去。从神一魁,领红旗为先锋,有力多诡,同伙咸尊事之。①史料三,《明史·张献忠传》:张献忠者,延安卫柳树涧人也,与李自成同岁生。长隶延绥镇为军,犯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