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雨霖铃》(语文苏教必修4)

【教学设计】《雨霖铃》(语文苏教必修4)

ID:41059068

大小:772.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5

【教学设计】《雨霖铃》(语文苏教必修4)_第1页
【教学设计】《雨霖铃》(语文苏教必修4)_第2页
【教学设计】《雨霖铃》(语文苏教必修4)_第3页
【教学设计】《雨霖铃》(语文苏教必修4)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雨霖铃》(语文苏教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雨霖铃》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南昌三中黄莎教材分析:《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教学目标:1、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2、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3、在通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4、通过解决文句,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

2、情和凄清意境【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特色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对《雨霖铃》进行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词,不能不提到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宋词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作者简介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3、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  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柳永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

4、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

5、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了解柳永的生平经历,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积累作文素材。三、写作背景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了解雨霖铃的创作背景,能让学生更好的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

6、形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四、词牌解析也写作《雨淋铃》,本来是唐太宗时教坊大曲名。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唐明皇在南下逃亡的途中,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在马嵬(wéi)坡缢死杨玉环。后唐玄宗入蜀,到了斜谷的时候,霖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熟悉《雨霖铃》的词牌,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五、整体感知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时值深秋,暮色苍茫,你送我到长亭,骤雨刚刚停歇,寒蝉发出凄凄悲鸣。2、

7、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在都城门外设宴饯别,却因将要分别没有了情绪;多想再留恋一会,船夫却催着出发。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握着手泪眼相互凝视,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到这一别越去越远,千里烟波之上,暮霭低沉,楚地的天空辽阔无边。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多情人离别都很悲伤。离别之时若能有个好天气,或许能稍微冲淡些愁绪,却遇上个冷落清秋,叫人如何承受得了。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晚酒醒梦回,我身在何处呢?也许我的小船停泊在岸

8、边,只见习习晨风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离别以后虽然还会有良辰好景,却无人共赏,等同虚设。8、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便纵离别了恋人,虽有万千深情蜜意,又能向谁来倾吐呢?【设计意图】初步理解诗歌,让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六、文章结构整理(1)离别之前: 勾勒环境离别之时: 描写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