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春

ID:41072026

大小:2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春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春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春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春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春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教学设计永清县后奕中学秦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反复朗读文章,品味文章中清新优美的语言,和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新、美、力”。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揣摩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并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较好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特征;细致入微的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去描写。3、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1、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

2、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2、揣摩词语和重点词句的表现力,加深对春的理解和感受,体会诗的写作特色。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实际教学法,巩固基础知识,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思考生活。3.合作讨论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4提问法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语同学们,春天是令人神往的,因为她充满生机,充满了活力,她如诗如画,美轮美奂,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春天的样子,或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或柳絮纷飞细雨朦胧,但是无论如何她总能给我们以美的感受。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描写春天的诗歌,

3、像是杜甫的《春夜喜雨》,或是孟浩然的《春晓》。不同的作家在他们的笔下都曾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接受作者朱自清给我们的那种春的感受。二、教学内容(一)介绍作者与作品1、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大量的散文创作,和学术研究;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

4、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于哪年8月在北平逝世,享年50岁。2、作品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

5、积极进取的精神。(二)预习检查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下面的词语: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è)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三)朗读课文1、师生同读(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2、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让学生读后明确行文

6、线索(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3-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7、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探究质疑:文章既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那接下来,我们先看第一部分:一、盼春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在这里,作者很明显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春具象化,一步步的向我们走来。2、“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

8、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3、请同学朗读第二段,并思考:(1)在第二段中,作者看到了什么?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