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A爱莲说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A爱莲说

ID:41075603

大小:14.6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A爱莲说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A爱莲说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A爱莲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A爱莲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古到今,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

2、》,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而是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心志。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1、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

3、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也可以议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3、背景介绍周敦颐,他为人正直,敢于主持正义,不贪图荣华富贵。晚年在故乡庐山莲花峰下建舍讲学。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边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过处,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清洁,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至今,江西省星子县还有莲池遗址。三、出示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四、教师范读课文一遍。五、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六、学生借助注释,同桌交流,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巡回指导,并补

4、充解释下列词义:自:自从。甚:很。予:我。中通外直:内空外直。而:表转折,却。谓:认为。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七、指学生上讲台翻译课文(三名左右)。  八、研讨课文,进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艺术。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莲花的?找出文中语句。具体描写:生活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香远益清;风度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作者把莲比作什么?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明确:比作君子。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高洁,令人肃然起敬。3、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明确: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5、。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志向高洁,隐居避世)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贪慕荣华,追名逐利)4、本文主要写莲,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格?作者运用衬托和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

6、,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5、《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洁身自爱,不随波逐流。九、小结: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他洁身自好,为人正直,美名远扬,庄重,有独立的人格。这样的人令人敬佩!作者用三种花来比喻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作者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希望同学们学习本文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更希望同学们学习莲的精神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做一个高尚的人。十、学生朗读课文。1,。分别指两名学生朗读课文

7、。2.集体朗读课文。十一、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2、完成课后第5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