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张海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张海鹰)

ID:41078119

大小:14.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张海鹰)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张海鹰)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张海鹰)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张海鹰)_第4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张海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教学设计肇东市西八里中学校张海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够了解“说”的文体特点。2.能够有节奏的朗诵《爱莲说》,背诵并默写全文。(二)过程与方法 3.能够掌握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4.能够掌握以莲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5.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从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花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二、教学重难点1.能够有节奏地朗诵全文,掌握重要实词与虚词的含义。2.能够掌握不同花的象征意义和托物言志的写法。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人

2、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但是,有一位古人,他百花不爱,却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让我们走进北宋周敦颐的内心世界,共同赏析他的《爱莲说》。作者简介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濂溪为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李士真、朱熹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通书》《太极图说》。黄庭坚称其为“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曾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因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著名的《爱莲说》,《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文体知

3、识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如《爱莲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二、新课讲授(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说出重点实词与虚词的含义。 (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濯:洗涤。(3)蔓:横生藤蔓(4)枝:旁生枝茎。(5)植:竖立。(6)亵:亲近而不庄重。(二)深入探究1.

4、本文共写了哪几种花?菊花、牡丹、莲花。2.这些花分别有哪些人喜爱?爱菊之人:陶渊明;爱牡丹之人:世人;爱莲花之人:周敦颐。3.他们都是怎样的人生态度?陶渊明:独善其身离世隐居世人:趋炎附势追名逐利周敦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4.本文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又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三)拓展延伸作者借莲花的形象要表达自己怎样

5、的心志?这运用了什么写法?在污浊的世间既不随波逐流,又不做独善其身的隐者,永远保持自己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托物言志的写法(四)巩固练习 1.本文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是__________。 2.本文中作者拿____和____与莲对比,前者是_____,后者是______,作用是突出_______。 (五)课堂小结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

6、莲自喻,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六)课后作业1.请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他事物。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搜集有关“莲花”的诗句。(七)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爱菊花:陶渊明(独善其身离世隐居)正面衬托莲牡丹:世人(趋炎附势追名逐利)反面衬托说莲花:周敦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托物言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