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 (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 (2)

ID:41081291

大小:14.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 (2)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 (2)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 (2)_第3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教学重点: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并让学生领悟到在生活中幸运者要多多关心不幸者。教学难点:1、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2、让学生领悟到在生活中幸运者要多多关心不幸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作者简介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

2、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2、背景介绍《老王》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3、基础知识伛(yǔ)荒僻(pì)攥(zuàn)塌败(tā)取缔(dì)骷髅(kūlóu)滞笨(z

3、hì)愧怍(zuò)二、整体感知课文快速阅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勾画出与老王有关的信息,并思考问题。(1)老王的生活过得如何?(2)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三、精读研讨1、自由朗读读1—4段,思考: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2、思考:“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车。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老王作为一个不幸者虽然苦,却很善,作者通过哪些事表现老王的善?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并体会。师总结:老王是一个老实厚道,善良淳朴,知恩图报的人,在自己非常痛苦的情况下还惦记着别人,关心着别人,他穷苦卑微的身份下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他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赞颂。作者在写老王的时候有详

4、有略,关于老王那个,作者详写了哪件事?为什么详写?明确:临死前送鸡蛋、香油还人情。合作探究:指名朗读8——16段,讨论:作者对老王进行了精彩的刻画,请找出精彩的地方,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多媒体出示相关问题。4、老王是不幸的,他也是善良的。那么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是如何表现的?生找出相关句子体会。四、怀念思考当善良的老王去世,作者有什么感触?请用原文回答。怎样理解这个词”愧怍。五、拓展延伸关注身边的老王,我们该如何对待身边这些像老王一样的人?分享: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