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

ID:41087930

大小:17.2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诫子书》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2、翻译与理解文章,注意积累警句。3、领会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拳拳亲情。一、导入新课以诸葛亮的相关古诗词导入。二、作者简介1、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2、你知道诸葛亮有哪些事迹吗?学生讨论交流展示:三顾茅

2、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赤壁之战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三、背景简介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54岁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一)、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圈划生字词;2、听读课文,标注字音及语气停顿;3、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4、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二)、疏通文意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

3、容,圈画疑难问题。2、小组合作,互助解难。3、班级内交流展示自学成果。4、重点注释⑴夫(fū):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⑵君子:品德高尚的人。⑶行:操守、品德。⑷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⑸明志:表达自己崇高的志向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⑺致远:实现远大目标。⑻广才:增长才干。⑼淫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淫,过度⑽励精:奋勉,振奋。⑾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⑿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⒀驰:消失、逝去。⒁日:时间。⒂遂:于是,就。⒃枯落: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⒄

4、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⒅穷庐:破房子。 ⒆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⒇才:才干6、翻译课文五、初读感知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交流展示: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相关材料吗?学生讨论交流展示:A.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薛

5、谈学讴,自足而归,知不足而得返。就是“躁”的最好的例证。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展示:志:以俭养德学:以静求学才: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就是诸葛亮的治学之道。4、重点关注(1)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6、枯萎,多不接世。(2)广才励精治性驰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以b句的翻译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六、研读赏析1、资料补充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

7、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2、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点     证明论点   总结论点 论题     论证方法   提出号召       (事实、道理  诚恳告诫        比喻

8、、对比)        论证角度          (正面、反面)3、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学生讨论交流展示: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