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词》素材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词》素材

ID:41100376

大小:195.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词》素材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词》素材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词》素材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词》素材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词》素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秋词》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3、背诵、默写全诗。 重点及难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抒发萧杀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

2、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 作者、作品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研习课文: 1、指名试读课文,教师指点:朗读时,要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3、。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3、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春朝(zhāo):春日,春天,与“秋日”相对应。    引:引发。    4、精析鉴赏。    刘禹锡《秋词》原有二首,这是其中一首。这首七言绝句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首句,从自古诗家词人逢秋而悲落笔,道出了诗人们对秋天的悲凉心绪,倾诉悲凉寂寞之感。一个“悲”字写尽历代诗人逢秋

4、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    第二句,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似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力,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一下子放射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气馁。 学生思考: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2

5、、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明确:“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以前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的还有哪首诗的内容也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明确: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明确: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第三句,借景抒情,以秋日晴空为背景,用“一鹤”正振翅冲破云层,翱翔天空来托物言志,写自己离开“樊笼”

6、、复返自然、摆脱羁绊的欣喜之情。写景开阔明丽,令人精神爽朗,耳目为之一新,这是一只多么洒脱自在、奋发向上的鹤啊!   尾句,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明确:“晴

7、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6、比较《山行》与《秋词》   明确: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7、说说字面上带有“秋”字的诗词句子

8、。 学生回答。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天凉似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四、小结全文: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 五、背诵活动: 1、齐读并背诵本诗。  2、分组背诵本诗。 3、默写本诗。   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