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 (14)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 (14)

ID:41100709

大小:16.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 (14)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 (14)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 (14)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 (14)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 (14)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 (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杨玲玲教材分析《驿路梨花》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新教材今年刚刚添加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得短篇小说,颇具典范性。本文歌颂雷锋精神,不落常套,具有新意。文章没有写人们怎样学习雷锋的事迹和思想,而是写他们在雷锋精神影响下的先进行动。他们的行动从解放军开始,前面的人影响着后面的人,具有传递性。这就写出了雷锋精神的传播过程。这篇文章运用了以花喻人的写法,用梨花暗喻着助人为乐的人们的美好心灵。学情分析《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践逐渐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关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初中语文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并着重培养阅读

2、记叙文的能力。由于本课的写作背景离现在的学生生活较远,他们很难理解课文中的事件,因此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教师要适当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雷锋精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缺少关心他人的举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当代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与其产生共鸣之处,感悟助人为乐的朴实民风,获得精神上的洗礼,将内在的精神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提高自我的公德意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中的生字词。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 过程与方法 认真体会并掌握梨花在本文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以梨

3、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教学难点: 认真体会并掌握梨花在本文中的意义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的和课文有关的材料.2.制作的本课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梨花吗?(喜欢)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二作者简介 作者彭荆风,江西萍乡人。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将军》

4、,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本文发表于1977年,是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哀牢山中的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1)指明学生认读生字词,并正音。(2)再次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3)利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2.快速浏览课文

5、,给课文分段。(1)指明学生划分,并总结段意。(2)再次浏览课文。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划出文章中描写梨花的句子,分清哪些是写花?哪些是写人? 指明学生回答,边板书。第一处:4—6自然段(文章的开头) 第二处:27自然段(文章的中间) 第三处:37自然段(文章结尾) 2.这几处的描写哪些是实写的,哪些是虚写的? 第一处:实写;第二处:虚写;第三处:望梨花(实写),想梨花诗句(虚写)。 (一)一写梨花。 1、小说是怎样开头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写山:好大、起伏、一座挨一座、延伸、消失等几个动词描写山势,由近及远,突出了山的高、大、多,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下面小屋的出现给我

6、2、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几次的写法。3、再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4、同学们这节课仅仅是写“梨花”吗?5、最后引用诗句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热情赞美结束全篇照应题目)五拓展延伸现实生活中什么才是雷锋精神?学生随意的发挥,教师引导,纠正。六作业1、会写,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学会快速浏览课文。3、写一写:“身边的雷锋”七教学板书驿路梨花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八教学反思在对《驿路梨花》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后,我在如何扣住文本,设计课堂问题上下了一番功夫,并且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了一点粗略的认识:1所设问题要激发兴趣从这个认识出发,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自

7、读——提问——精读——回答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的课型进行教学。2所设问题要由浅入深问题设计部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不知从何入手,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目的。3所设问题应做到准确设计问题应注意问题准确,答案明确,忌含糊不清,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综上所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呢?我认为应从学生需要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才会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