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

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

ID:41112923

大小:2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6

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1页
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2页
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3页
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4页
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章章末评估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C.种群的空间特征D.形态特征解析:选D。种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具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又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形态特征属于生物个体的特征。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由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群落丰富度与其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解析:选A。不同群落中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2、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物种的数目,而不是生物的个体数目,赤道的环境相对于北极要优越,所以物种丰富度相对大。3.有一种紫腹巨蚊处于幼虫状态时,专以毒蚊幼虫为食,当它发育成成虫后,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竹类植物的关系是(  )A.竞争、捕食B.捕食、竞争C.都是捕食D.捕食、寄生解析:选D。紫腹巨蚊以毒蚊幼虫为食,两者为捕食关系,当为成虫时又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则为寄生关系。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4.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

3、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B。在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在所得种群数量的数据中应取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5.(2013·河北衡水高二检测)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

4、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小于92只B.大于92只C.小于161只D.大于161只解析:选C。由题N/50=42/13,N=161,N代表草场灰仓鼠种群,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实际带标记的应该大于13,所以N应该小于161。6.(2013·河北衡

5、水高二检测)向某天然牧场引入良种肉牛100头,自然放养,任其繁殖。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肉牛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选B。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2时种群达到环境最大容纳量,即K值,所以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1;在t1~t2时,种群增长率下降,但总数仍

6、然上升。7.如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B.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几乎为0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解析:选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b点,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之前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c点。8.(2013·安徽名校联考)一场大火将某地的森林彻底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形成了杂草

7、地、灌木丛、最后形成了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其中物种都呈“J”型增长B.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C.可能有外来物种的入侵D.群落总存在垂直结构解析:选A。此过程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外来物种的入侵,并且群落间一定存在垂直结构,但受环境的影响,所有物种均不可能呈“J”型增长。9.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解析:选A。题干明确指出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所以四

8、个收集装置中最不适宜土壤动物生活的土样条件是最适宜收集这种动物的。10.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选C。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