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电子版(验证)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电子版(验证)

ID:41124540

大小:8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7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电子版(验证)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电子版(验证)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电子版(验证)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电子版(验证)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电子版(验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电子版(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1、二阶系统时域分析(1)数学模型其中K1=K2=1T1=R1*C1=500kΩ*2μC=1T2=R2*C2=100kΩ*1μC=0.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S)==其中k=ωn=ζ=0.5当R=100k,K=1时,ζ=1.58>1为过阻尼响应;当R=40k,K=2.5时,ζ=1为临界阻尼响应;当R=4k,K=25时,ζ=0.316(0<ζ<1)为欠阻尼响应。欠阻尼二阶闭环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的动态指标σ%、tp、ts的计算:(K=25ζ=0.316ωn=15.8)超调量:峰值时间:调节时间:(2)实验结果1、R=100k,K=1时,ζ=1

2、.58过阻尼响应2、R=40k,K=2.5时,ζ=1临界阻尼响应,3、R=4k,K=25时,ζ=0.316欠阻尼响应(3)计算机仿真1、过阻尼R=100k,K=1时,ζ=1.582、临界阻尼R=40k,K=2.5时,ζ=13、欠阻尼R=4k,K=25时,ζ=0.316(4)理论、仿真、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欠阻尼系统:在理论上,欠阻尼系统的阻尼比越小,超调量越大,峰值时间越短,调节时间越大。系统超调量σ%:实验值32.6%,理论值为35.1%,模拟值34.2%。峰值时间tp:实验值0.15s,理论值0.21s,模拟值0.21s。调节时间ts:实验值0.97s理论

3、值0.8s,模拟值0.71s。误差分析:关于峰值时间的误差,可能是由于ζ造成的,其原因主要是物理元件的标称值与真实值之间有误差或者模拟原件和实际原件有误差。调节时间比理论值大,主要的原因是后来的曲线不是足够光滑并且幅值变化不大,在标注和读数是产生误差。2.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题目:6-8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特性满足下列指标: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250s-12、截止频率ωc≥30rad/s3、相角裕度γ(ωc)≥45°(1)手工求解由已知有K=Kv≥250s-1取K=250有L(ω)=由得γ‘=180°—90

4、°—arctan0.1—arctan0.01=-15.26°系统不稳定又γ(ωc)≥45°且ωc≥30rad/s所以使用滞后超前校正网络设其中1先确定超前部分的网络因为ωc≥30rad/s取校正后截止频率所以有所以即取此时所以T=0.01确定滞后网络由得β=8而取所以T2=0.3代入得Gc(s)=Gc1(s)×Gc2(s)所以检验:全部满足要求,Gc(s)即为所求。(1)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验证程序:clearallclcw=0.1:1:1000;G=tf(250,[conv([1,0],conv([0.1,1],[0.01,1]))]);Gc=tf([c

5、onv([0.1,1],[0.3,1])],[conv([0.01,1],[2.4,1])]);G1=series(G,Gc);figure(1);margin(G);holdon;margin(G1);grid;holdofffigure(2);margin(G1);gridG11=feedback(G1,1)figure(3);step(G11);grid可得系统的Bode图,其中蓝色线是校正前,绿色的是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下图:可得相角裕度γ为51.9°符合,ω仿真值为29rad/s,理论计算值为30rad/s,数值相差不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