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知识衔接第一章《二次根式与分式》

初高中知识衔接第一章《二次根式与分式》

ID:41125507

大小:296.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7

初高中知识衔接第一章《二次根式与分式》_第1页
初高中知识衔接第一章《二次根式与分式》_第2页
初高中知识衔接第一章《二次根式与分式》_第3页
初高中知识衔接第一章《二次根式与分式》_第4页
初高中知识衔接第一章《二次根式与分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高中知识衔接第一章《二次根式与分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高中知识衔接第一章《二次根式与分式》【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1、二次根式2、分式二.教学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与分式的基础知识2、学会做这一类题的方法3、了解与高中知识的衔接三、基础概念回顾二次根式一般地,形如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根号下含有字母、且不能够开得尽方的式子称为无理式.例如,等是无理式,而,,等是有理式.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放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但必须注意: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是为二次根式的前提条件,如,,等是二次根式,而,等都不是二次根式。1.分母(子)有理化二次根式中对分子、分母有理化初中不作要求,而分子、分

2、母有理化是高中函数、不等式常用的解题技巧。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为了进行分母(子)有理化,需要引入有理化因式的概念.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如与,与,与,与,等等.一般地,与,与,与互为有理化因式.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过程中,二次根式的乘法可参照多项式乘法进行,运算中要运用公式;而对于二次根式的除法,通常先写成分式的

3、形式,然后通过分母有理化进行运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应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意义3.二次根式的性质(1)(2)(3)(4)4.二次根式的运算(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

4、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a≥0,b≥0);(b≥0,a>0).(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5)海伦-秦九韶公式:,S是三角形的面积,p为。【练习】1.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A.B.C.D.是任意实数2.若,则的值是()A.-3B.3C.-9D.93.计算:(1)(2)4.化简(下列的取值范围均使根式有意义):(1)(2)(3)(4)5.化简:(1)(2)6.若,则的值为():A.B.C.D.7.设,求代数式的值.8.已知,求代

5、数式的值.9.设,求的值.10.化简或计算:(1)(2)(3)11、综合应用:如图所示的Rt△ABC中,∠B=90°,点P从点B开始沿BA边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点A移动;同时,点Q也从点B开始沿BC边以2厘米/秒的速度向点C移动.问:几秒后△PBQ的面积为35平方厘米?PQ的距离是多少厘米?(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表示)答案:1.C2.A3.(1)(2)(3)(4)4.5.6.D7.8.39.10.分式1.分式的意义形如的式子,若B中含有字母,且,则称为分式.当M≠0时,分式具有下列性质:;.上述性质被称为分式的基本性质.2.繁分式像,这样,分子或分母中又含有分式

6、的分式叫做繁分式.例1 若,求常数的值.解:∵,  ∴解得.例2 (1)试证:(其中n是正整数);(2)计算:;(3)证明: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有.(1)证明:∵,∴(其中n是正整数)成立.(2)解:由(1)可知=.(3)证明:∵==,又n≥2,且n是正整数,∴一定为正数,∴<.例3 设,且e>1,2c2-5ac+2a2=0,求e的值.解:在2c2-5ac+2a2=0两边同除以a2,得2e2-5e+2=0,∴(2e-1)(e-2)=0,∴e=<1,舍去;或e=2.∴e=2.【练习】1.填空题:对任意的正整数n,();2.选择题:若,则=  (  )  (A

7、)1(B) (C) (D)3.正数满足,求的值.4.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