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

ID:41138350

大小:3.83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8-17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_第1页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_第2页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_第3页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_第4页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惠民县人民医院外一科闫进贵甲状腺解剖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5%,发病率为2.5/10万~4.0/10万/年,近年来发现率呈上升趋势。甲状腺癌是人体发病率最高的内分泌器官肿瘤,全世界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瘤,治疗效果最好的肿瘤。流行病学病因现代生活方式基因环境病理分型乳头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滤泡状癌约80%约10%约3-5%约2-5%病理分型类型组织起源分化程度临床特点乳头状癌滤泡细胞高易淋巴转移和复发,预后佳滤泡状癌滤泡细胞高易血液转移,预后良好未分化癌滤泡细胞低早期转移,预后极差髓样癌滤泡旁细胞高遗传倾向,降钙素CEA临床表现

2、1、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是各型癌的共同表现。2、未分化癌可在短期内出现上述症状,除肿块增长明显外,还伴有侵犯周围组织的特性。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和交感神经受压引起Horner综合征,侵犯颈丛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局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等表现。颈淋巴结转移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3、有的患者甲状腺肿块不明显,因发现转移灶而就医时,应想到甲状腺癌的可能。髓样癌患者应排除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可能。对合并家族史和出现腹泻、颜面潮红、低血钙时应注意。辅助检查CTPET-CT细针穿刺B超甲状腺癌的外科规范化治疗甲状腺癌手术:甲状腺切除+淋巴结清扫

3、最小切除范围: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最大切除范围:全甲状腺切除病例介绍患者胡某某,女,84岁,因憋喘3天入院,在内一科接受治疗,完善辅助检查后诊断为甲状腺占位,为求手术治疗转入我科。2016-04-13行颈部强化CT示甲状腺双侧叶体积增大,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病灶,最大者位于左侧叶,最大截径面积约3.8*3.3cm,其内见不规则钙化影,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气管略向右移位伴受压变窄。拟诊断为甲状腺癌2016-04-20在全麻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使用神经探测仪因术中探查见左侧喉返神经与肿瘤长在一起,决定给予结扎,右侧喉返神经在神经探测仪的帮助下避免了操作中受到损失。患者术后恢

4、复正常,于2016-04-28治愈出院。该技术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高发趋势,尤其是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甲状腺手术切除范围亦呈现扩大趋势,相应地手术造成喉返神经损伤的病例亦见增多。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可造成患者声音嘶哑,两侧喉返神经损伤除了造成患者发声障碍,还可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发生医疗事故、产生医患纠纷的常见原因。以往防止喉返神经损伤完全依赖于手术者的经验,术者凭借肉眼观察解剖喉返神经或者采用远离喉返神经走行区域进行操作的方法。由于喉返神经走行经常有变异,并且肉眼辨识喉返神经很容易与血管、淋巴管等相混淆,因而缺乏客

5、观准确性,而且远离紧贴甲状腺后方的喉返神经走行区域进行操作的方法,很容易导致肿瘤病灶残留,影响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效果。术中神经监测(INOM)是指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监测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在发达国家已经临床应用近20年,并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跨越多学科的手术中监测体系。术中监测技术可以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已经逐渐形成了现代手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ONM在耳鼻喉科,颌面外科,脊柱外科,神经科等已经较早应用。其在甲状腺外科的开展与应用对甲状腺手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不仅手术更加合理,安全性提高,而且大大减少了医患纠纷。一侧喉返神经术中R

6、LN监测技术原理术中解剖RLN前,应用神经刺激Prass探针在气管食管沟定位识别,快速限定RLN走行范围;显露RLN后,应用探针直接刺激RLN,RLN传递电刺激,支配肌肉—声带肌产生肌电信号,通过气管导管表面与声带接触的电极接受肌电信号,神经监测仪显示肌电波形并发出“嘟、嘟”的提示音。RLN受损时,声带肌电信号明显减弱,通过比较肌电信号变化,监测神经功能状态,分析受损原因,及时解除损伤,避免RLNi。术中RLN监测技术原理尽管此项技术存在缺陷,如肌电信号接收电极失灵,肌松状态难以控制平稳,电刺激“击晕现象”等多方面影响。IONM肌电信号良好预测RLN无损伤准确率较高(92%-

7、100%),但术中肌电信号丢失预测术后出现声带麻痹准确率变异较大(10%-90%)。术中RLN监测技术原理在总结术前预测甲状腺肿瘤可能侵犯、压迫或与RLN粘连、以及不排除神经变异存在NRLN的复杂甲状腺手术IONM经验基础上,添加术中喉镜监视肌电信号接收电极这一关键步骤,并进一步规范指标参数,建立了标准化IONM方法,包括:手术前后纤维喉镜记录声带运动情况,术中喉镜监视保证气管导管电极与声带接触良好,解剖RLN前后记录VN肌电信号,照相记录暴露后RLN,大大减少了错误的监测信息,显著提高了此项技术的敏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