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唯物论》PPT课件

《哲学常识唯物论》PPT课件

ID:41147328

大小:752.01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9-08-17

《哲学常识唯物论》PPT课件_第1页
《哲学常识唯物论》PPT课件_第2页
《哲学常识唯物论》PPT课件_第3页
《哲学常识唯物论》PPT课件_第4页
《哲学常识唯物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常识唯物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常识一轮复习唯物论复习2010.12(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3)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4)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5)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

2、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什么是哲学?(1)哲学的产生①人类两项基本的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了具体科学知识②世界观知识的形成具体科学知识与世界观知识的不同点:具体科学知识讲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这一领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讲的是人们怎样具体地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世界观知识则要思考和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人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考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与自然界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自己与自己关系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规律

3、改造客观世界的状态认识主观世界的特点人类从事的活动主客观世界的关系主观世界内部的关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自然界社会活动人的思维具体观点、特定领域的问题和规律,具体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具体科学万事万物共同的性质、规律,共同方法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系统化、理论化③世界观的含义(2)哲学的含义(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①方法论的含义是什么?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含义不同。简单地说,世界观主要是指人们如何去看世界,通俗地说,就是怎么去“想”,而方法论主要是指人们如何去改造世界,通俗而言,就是怎么去

4、“做”,两者是不同的。联系: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现代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一、二、五课)辩证法(二、三、四课)认识论(五、八课)人生观(第六课)价值观(第七课)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第八课)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哲学是

5、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D.具体科学对哲学有反作用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反映方法论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3.(2009·上海)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A.民间的“实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C.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纲目》的思想4.(2009·江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

6、性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10江苏卷)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6.(新课程全国)“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

7、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考点二: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科学和实践证明自然界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