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C 塑胶件检验标准

IQC 塑胶件检验标准

ID:41159119

大小:6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17

IQC 塑胶件检验标准_第1页
IQC 塑胶件检验标准_第2页
IQC 塑胶件检验标准_第3页
IQC 塑胶件检验标准_第4页
IQC 塑胶件检验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IQC 塑胶件检验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塑胶件检验标准1目的本标准为IQC对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的检测过程。3职责IQC检查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4工具4.1卡尺(精度不低于0.2mm)。4.2打火机。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5.1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5.2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5.3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5.4照明:60W日光灯下。5.5视力:1.0以上(含较正后)。6检验项目及要求6.1塑壳6.1.1外观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c

2、.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6.1.2尺寸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a.五金槽的尺寸。b.外型轮廓。c.定位孔位置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6.1.3材质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6.1.4试装配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6.2五金件6.2.1尺寸测量五金的

3、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6.2.2外观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7检验方法7.1外观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7.2尺寸使用卡尺测量被检品的尺寸。8塑壳表面分类A面:塑壳壳面;B面:塑壳底面。9等级分类A级:公司所生产原配、原装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B级:公司所生产自有品牌或类似产品塑壳和五金来料;C级:以客户所承认样品生产的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10质量评定10.1检验办法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按按GB/T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II级检查水平进行抽样检查。10.2缺陷分类10.1A级来料附件一执行。10.2B

4、级来料参照附件二执行。10.3C极来按客户承认样品进行检验。塑胶验货标准1、目的:本规范旨在定义公司品质标准,对胶塑产品检验与判定的依据,同时为客户及协力厂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准则。2、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或加工组装所需塑胶件产品皆适用之。3、定义:3.1缺点(defect):发生危险(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能,或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目的但影响产品的外观。4、职责:本规范由质量部负责制定和维护。5、作业内容5.1.1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5.1.1.1A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正面的上面

5、(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或其它与本体(面板)组装产品后露在正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5.1.1.2C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内面(里面或指定面),或其它与本体(面板)组装的产品组装后露在里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5.1.1.3B面:本体(面板)及把手除A面、C面外的其它外观表面(或指定外观表面)。5.1.2非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以客户要求或指定来区分表面等级。5.2注意事项5.2.1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有差异时,原则上以双方协议为准。5.2.2对有争议或模糊不清的缺点项目,若经过五位检验员同时判定为合格,则该缺点列为允许,以品质工程师或最高主管审批为最终

6、结果。5.2.3本规范中目视条件为40W日光灯源下1.5米范围内。5.3缺点类型5.3.1尺寸——尺寸依检验指导书规定,如为未在公差范围内将被拒收,除非同意。5.3.2塑胶产品的结构——产品结构依技术图纸要求的规定,如结构不全将被拒收,除非不影响组装及产品的使用性能。5.3.3塑胶件表面缺点5.3.3.1刮伤——产品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痕迹。5.3.3.2毛边——分模线溢出的料(常为机台夹持力不足或模具因素)。5.3.3.3缩水——表面因材料热胀冷缩作用,造成凹陷的现象。5.3.3.4变形——不符合零件形状的区域。表现为平面不平,曲面不合规定半径。5.3.3.5短射—

7、—灌料量不足,也叫缺料。5.3.3.6灌料口——工作的进料口。5.3.3.7顶白——比背景颜色白,常出现于顶针背面。5.3.3.8结合线——也叫溶化线,好是重新交接线,这种结合是不同灌料口入后的结合,或因为零件外形使塑胶分支流动后结合。5.3.3.9色差——产品实际颜色与标准的差异。5.3.3.10拉痕——为射出时模具边拉拖造成,一般在零件边缘,也叫拉模。5.3.3.11过火——射出过程中高温高压,材料燃烧留下的焦黑或黑痕,也叫烧焦或黑线。5.3.3.12修饰不良——修理产品毛边或进料口不确实。5.3.3.13起疮——斑痕或银灰色条纹,射出料气泡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