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成性资源的再利用

谈生成性资源的再利用

ID:41170898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谈生成性资源的再利用_第1页
谈生成性资源的再利用_第2页
谈生成性资源的再利用_第3页
谈生成性资源的再利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生成性资源的再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生成性资源的再利用生成性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动力性资源,具体表现在师生、生生多重组合后产生的情境和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方法和思维方式,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这些动态的生成性资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设性质,引领学生共同进入教学境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悬疑和不确定性,整个过程蕴涵着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轨迹,再现

2、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些意外包括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也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及所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怎样面对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呢?这一直是我们教师关注的一个话题,说实话,我也十分害怕这种“意外”发生,怕这种意外脱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怕它脱离了设计好的教学轨迹,怕自己无法驾驭,怕耽误了教学时间,但经历了一堂特殊的作

3、文课后,我获得了一些启示。  在批改《我的》这篇习作时,我发现了一篇佳作,作者是班上一位比较特殊的学生,他说话有些口吃。按照惯例,作文评讲课时我请他上台来读作文。他很腼腆,上台后脸憋得通红,就是不作声。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沉寂一片。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

4、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实践证明,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它是开放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成为

5、对成长的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成全。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的这句话精辟地指出,我们的教学存在“意外”,而且可能因为“意外”成为一门艺术。让我们的教学因“意外”而精彩,这是教师面对开放课堂最理想的状态。要达到这个状态,我们教育者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资源”善于捕捉利用“生成性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和批评的价值,

6、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例如,面对教室里的沉寂,教师并没有指责批评,因为他了解,这是孩子们价值观的体现,也正是我们教学的切入点。于是教师创设新的情境,让台上的孩子重拾信心比什么都重要。用心体会,则能更好地保护那个孩子的自尊心、树立自信心,让孩子真正地受到别人的肯定,也使教学中“节外”生出的小花,开出美丽的花朵。善于捕捉利用“生成性资源”,也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关注,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他们的行为,关注他们的神情,这样才能及时把握并利用一些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同样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除了感觉到了教室里的沉寂外,更关注了孩子的行为,关注了他们的神情。老师很快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7、,引导其他孩子实践感悟,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认同了这个读作文的孩子。在大家真诚的掌声中,他的头抬得更高了。从她的神情变化中,我们能感受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可贵的东西──自信心。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就是对孩子整个生命成长过程的关注。这正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这节课中,正是教师的关注,促使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得以逐步恢复。试想,倘若教师放过了这个环节,也许这个孩子的头将永远不敢高高抬起了。二、让孩子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这是充分考虑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对于许多生成问题,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下,可放手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