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体文字在明清小说文体中的意义

各体文字在明清小说文体中的意义

ID:41171345

大小:4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18

各体文字在明清小说文体中的意义_第1页
各体文字在明清小说文体中的意义_第2页
各体文字在明清小说文体中的意义_第3页
各体文字在明清小说文体中的意义_第4页
各体文字在明清小说文体中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体文字在明清小说文体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各体文字在明清小说文体中的意义  前言  南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中述及唐人传奇小说时有一段研究者们耳熟能详的论述:“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  近代以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等名家著作对此段文字均有征引,故唐传奇“文备众体”的文体特征似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其实,在小说这种叙事性文字中,穿插使用诗、词、曲、赋等其他各体文字,不独唐文言小说为然,宋元以后的白

2、话小说亦如此,尤其是诗赋的韵散结合,特别明显。  当然,一般小说史所谓白话小说,从其性质而言应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可称为“话本”,此类较多保存了说唱作为场上口头艺术时的面貌;第二类可称为“世代累积型”小说,此类文字最初也是说唱艺术的遗存,但大多经历了明清文人程度不一的加工和改造;第三类可称为“明清文人小说”,此类文字虽然也存在版本异同问题,但如文人诗词一样,应视为作家的独立创作。故就其实质来看,前两类本宜视为说唱艺术的文字遗存或说唱艺术的文学改造,而不宜径直视为“小说”,唯独第三类才是真正意义的中国小说。  从

3、表面形式来看,明清文人写作的“小说”与前两类“小说”---“说唱”的文字遗存及其再加工,并没有显著差异。因为小说的写作者们大都有意模仿“说唱”的形式惯例,故诗、词、文、赋以及其他各类文字仍然在文人写作的小说中普遍使用着,这其中与书坊主的作用很有关系①。对此种现象,西方学者大多持批评态度。如曾任哈佛大学教授的毕晓普(J.L.Bishop)曾直白:“中国的传统小说的局限之一,在于滥用诗词。这种传统在乍兴的时候,插入的诗词或许有特定的功能,后来却只是‘有诗为证’,徒能拖延高潮的到来,乃至仅为虚饰,无关要旨。”②在大

4、多数西方学者看来,中国文人小说中插入的各体诗、文对于小说叙事而言是外在的、异质性的,它们扰乱了小说叙事的正常进行,使小说文体显得驳杂不纯。  但从总体看,与前两类“小说”相比,明清文人小说中插用的诗、词、曲、赋以及其他各体文字已经明显减少,早期小说话本和讲史平话中各类诗文频频插入、连篇累牍、与散文叙述部分难分主次、使阅读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形绝少发生。然而,数量减少只是一种外在的现象,更为关键的在于,作为形式惯例而运用的诗、词、曲、赋等各类文字在中国文人小说中已各自承担起了相应的独特功能,从而成为中国文人小说的一

5、种“有意味的形式”。换言之,“文备众体”已真正成为明清文人小说最主要的文体特征。  诗、词、曲、赋等各体文字从其在小说中所处位置来说,主要分为题目、首尾和正文三类情况。以下我们可分别讨论其在小说文体中的意义。  一、文人小说的“题目”  文人小说的“题目”滥觞自“说话”的题目。“说话”的题目一般是单句,字数不定,用以提示故事内容,如“豫章城双渐赶苏卿”、“齐兵伐燕得胜”、“燕王拜乐毅为帅伐齐”等。  但自晚明起,文人小说无论短篇拟话本还是长篇章回的题目,普遍采用一联对偶句的形式。如拟话本集《鼓掌绝尘》、《鸳鸯

6、针》等,长篇章回如《续英烈传》、《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等皆如是,入清以后则更为普遍(当然也仍有沿用单句为题目的,如艾衲居士所作拟话本集《豆棚闲话》,但为数甚少)。  当文人小说题目的形式由单句衍为一联对偶句之后,其基本功能仍是提示故事内容,但实际效果却更为复杂巧妙。文人拟话本小说一般篇幅短小,不分章回,基本上是演述一人一事的生活小故事。以一联偶句作为题目,相对于单句而言,无疑提供了从两个不同角度提示故事内容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高了题目所包含的信息量。如李渔所作拟话本集《无声戏》中有一篇题为“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

7、姑曲终死节”,谭楚玉和刘藐姑分别为故事的男女主人公,谭楚玉为亲近刘藐姑而以旧家子弟身份入戏班学戏,刘藐姑为谭楚玉守节假戏真做而跳入江中逃婚。这样的题目分别从男女主人公这两个角度,双线并举,为我们提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单句衍为双句加大了题目信息含量的同时,对偶的句式则非常有利于突显对比、照映的效果,而善恶果报的对比、照应恰恰是大多数短篇拟话本小说情节构思的模式,故而题目与故事显得极为贴合。如李渔拟话本集《无声戏》中有一小说,题目为“妻妾败纲常,梅香完节操”。故事说的是明朝靖历之间有一秀士名马麟如,身边有正

8、妻罗氏,妾莫氏(生有一子)和通房丫环碧莲。一次麟如大病,自思不保,便把妻妾三人唤至床前,询问自家死后,三人作何打算。罗氏莫氏极言必定守节抚孤,还出言贬讽碧莲:“只有守寡的妻妾,没有守寡的梅香”,碧莲并不辩白。麟如被妻妾美言所惑,病愈之后厚待妻妾而冷落碧莲。但妻妾误听传言,以为麟如已死,不但不肯出资敛葬,更亟亟抛家弃子以求再嫁,倒是丫环碧莲安心守寡抚孤。数年之后,麟如归家,真相得以大白。反观题目“妻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