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变革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变革

ID:41171586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8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变革_第1页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变革_第2页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变革_第3页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变革_第4页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变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互联网变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自2015年至2016年6月份,国内金融机构全口径消费贷款(含住房按揭贷款,下同)余额已从15.7万亿元增加至21.7万亿元,增幅高达38.21%;全口径消费贷款占境内全部贷款的比重,从18.81%提高到21.45%。在经济L型走势未发生转折性变化之前,预计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体的全口径消费贷款将成为商业银行的支柱性业务。商业银行要适应这种趋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城乡两个市场同时发力,尤其是抢占县域及农村这一蓝海市场,加快推广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其根本在

2、于业务的互联网变革。一、消费金融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消费融资在国外已经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具体而言,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消费金融公司三分天下的趋势,对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和提升消费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消费金融的重要性也日趋凸显。2006年至2015年,国内全口径消费贷款余额由2.4万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其中,短期消费贷款余额由0.2万亿元增长至4.1万亿元,10年增长近20倍,远远超过同期信贷总量和中长期消费贷款的增速。在具体细分领域,住房装修、汽车消费、助学贷款等大额消费贷款的市

3、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而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小额信用消费贷款的市场空间也将大幅增长。县域及农村市场消费金融前景广阔。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同时,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普及率的提高,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等参与市场竞争,客户潜在信贷需求将逐步转化为现实需求,贷款渗透率将大幅提高。在此背景下,传统信贷模式下消费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凸显。在微观上,根据个体消费者的金融决策理论,个人针对自身的消费需求,通过金融市场作出最佳金融安排,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主要面临的是储蓄、借款和投资三个方面的选择

4、。融资借贷是家庭金融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宏观上,研究表明,消费信贷增长与消费支出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现边际递减。出于推动经济增长的考虑,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势在必行。同时,由于国内个人信用体系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受制于信息不对称因素的影响,传统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尝试开展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但主流业务仍依赖于抵质押担保方式,业务品种相对单一,国内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的配给整体不足。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互联网变革的特点客户群体扩大化。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

5、了线上客户的快速增加,交易额飞速增长,网络消费者逐步成为交易链条上的融资对象;互联网的交互性、透明性,催生了个人直接融资模式;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等平台在收集海量客户交易信息后,均可将部分参与者纳入融资对象;社交网络在形式上也可将传统民间借贷网络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扩大了消费融资的客户范围,大量在传统金融模式下无法获得消费融资服务的长尾客户,开始进入金融机构的视野。客户体验更优化。当前,金融服务具有互联化、数字化、虚拟化等特征,消费融资客户将愈加趋向年轻化和知识化。同时,客户不再是金融产品的被动接受者,在

6、众多可供选择的金融机构中,能够提供个性化融资服务的机构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客户信息共享化。客户信息的共享涵盖银行外部与内部两个层面。政府从公共服务角度出发,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建立更加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提高个人信息透明度;商业银行整合客户信息,分析客户交易与融资行为特点,快速推送适合的融资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佳的服务。此外,网络交易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积累了海量客户交易信息,以客户信息为基础开展融资服务。营销渠道多元化。银行可打造自有互联网渠道,也可与第三方渠道互联互通,跨界开展业务。自有互联网渠道利

7、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门户网站,可让客户直接面对银行。平板电脑、移动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可使客户随时随地提交产品申请;银行通过改造ATM、提供营业网点自助输入设备等举措,进一步便利客户办理业务。同时,银行可与电商、保险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开展跨界合作,实现共赢。信贷流程数字化。客户自助化、作业网络化、单据电子化、入口多元化渐成趋势,数字认证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和视频技术得到大量应用,完善了网上申请、自动查询查证、自动审核审批、自助放款等流程,通过对客户申请信息与第三方获取信息实施交叉验证,开发嵌入评级打分卡

8、和授信审批规则的智能决策引擎,实现业务调查和审查审批环节的自动处理,最终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作业。信贷决策智能化。商业银行依据审查、审批等规则建立数据模型,并内嵌到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系统依据规则对交易作出决策,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由于流程标准化、模型化、自动化,审贷效率大幅提高,“1分钟贷款”或将成为行业标杆。同时,信贷决策智能化可以消除内部的能力风险、操作风险与道德风险等问题。定价策略个性化。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同业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