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

ID:41175191

大小:19.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8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_第1页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_第2页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_第3页
资源描述: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保康职教中心韩启明教学内容: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教学任务: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3、能够很好的掌握急性闭合性运动,损伤处理三阶段重点:急性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难点:急性闭合性损伤各阶段处理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设疑:学生都爱上体育课,那么在体育课中会发生什么?2、体育以身体练习为主,在练习中最容易发生身体损伤。3、今天我们就学习运动损伤如何预防和处理。二、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1、概念: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身理上的絮乱,称为运动损伤。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列分:新伤和旧伤;按过程

2、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分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三、运动损伤发生原因:1、思想麻痹大意:没有意识到预伤运动员损伤的重要意义或认为“运动损伤不可避免,忽视了自我保护和安全措施。2、准备活动不当: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韧带弹性、伸展性差,关节活动不灵活容易造成损伤。3、体质弱、身体差的人,在锻炼时因肌力不足,关节稳定性差,就可能导致肌肉损伤和关节韧带扭伤。4、技术水平低,动作不熟练,心理紧张,造成肌肉紧张,动作僵硬,容易造成伤害事故。5、身体功能状态不良,疲劳时或伤病后体能下降、肌力不足,身体协调能力差,在进行一

3、些体力要求高、动作复杂的活动时容易受伤。6、场地、设备、器材不符合要求,例如场地不平坦、器材质量差、运动服装、护具不符合要求也是致伤的原因。7、组织教法不合理,缺乏保护帮助。动作粗野,不遵守规则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四、运动损伤的预防1、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安全教育预防为主是防止运动损伤的指导思想,加强安全教育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手段。2、改进教学与锻炼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任务及学生特点来决定。锻炼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不断改进。身体锻炼应讲究科学性,合理安排负荷和难度,做到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保护与帮助。3、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通过各种各样

4、的联系活动,使身体各器官功能、各种身体素质以及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全面锻炼,对预防运动损伤有重要作用。4、做好自我监督注意身体的反应,针对运动损伤发生原因及规律采取预防措施,定期检查身体,了解自己身体功能情况,在经常性的体育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身体功能水平和适应能力。五、常见的损伤处理1、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如损伤的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损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特别严重的送医院。2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处理根据损伤处皮肤或黏膜是否完整可以把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种。闭合性损伤是相对开放性损伤而言的,

5、其定义就是肌体在受到创伤处的皮肤或粘膜仍保持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但内脏可能受到创伤,或者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织内。闭合性损伤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种,常见的有: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拉伤、扭伤、脱位等。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的损伤处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后期。 早期:(伤后24或48小时内)此时主要症状为组织内出血,局部出现红肿痛热、功能障碍等。在这一时期的处理原则为: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具体的处理方式可视情况选择: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中的一种或数种。其中“加压包扎”的具体方法是: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或海绵置于患部,然后用绷带稍加压力进行包扎。 中

6、期:(伤后24或48小时后)此时的主要症状为出血停止,但局部仍有淤血和肿胀。在这一时期的处理原则为: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使淤血与渗出液迅速被吸收,促进再生修复。具体的处理方式可以采用综合治疗和适度的功能锻炼。其中综合治疗最常用的有热疗,其次还有理疗、按摩、针刺等。其中按摩的原则有:从伤部边缘开始,由近端向远端进行,切忌向肢体末端方向揉拨,应向着心脏方向以加速淤血进入循环系统从未被排出,轻重以不加重局部疼痛为宜,深部肌肉挫伤不能使用重手法;在按摩以后加以点穴可增强疗效,但禁止重复受伤动作。此时可以配合使用药物。如果有组织断裂的症状,可以使用棉花夹板固定患

7、处。 后期:此时的主要症状为损伤基本修复,痛肿、压痛等局部症状基本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疼痛或酸软无力,甚至可能由于组织粘连、疤痕收缩而出现伤部僵硬、活动受限等。这一时期的处理原则为:增强和恢复肌肉、关节的功能,软化疤痕、松解粘连。具体的处理方式是按摩、理疗、功能锻炼为主,同时施以适量的药物。 慢性闭合性损伤的症状主要是变性和增生,是由于局部代谢障碍而引起组织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的。相比起急性损伤,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处理原则是改善伤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合理安排局部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