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作者

缓慢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作者

ID:41180180

大小:3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8

缓慢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作者_第1页
缓慢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作者_第2页
缓慢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作者_第3页
缓慢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作者_第4页
缓慢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作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缓慢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作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缓慢练好太极拳的关键作者:沧州太极       太极拳神韵就在于她的缓慢柔和,起伏连绵。如微风卷舒,似春风指面。起架走势,抑扬顿挫。扬指投足,如临深渊。方园相生,奇正相随。进退转换,左右逢源。古朴高雅,棉里裹铁。博大园润,藏巧于拙。然而,这一组组优美绝伦的造型,一副副争奇斗艳的画面,若没有缓慢为主笔,则无一生成。    当代中国太极泰斗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张志俊大师谆谆告诫说:‘‘初学太极拳者一定要做到缓慢、柔和”。我的老师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张志俊大师嫡传弟子佟永镇老师不计其数地对我们说:“学打太极拳一定要慢”。      

2、   由此可以肯定地说,“慢”字是各位太极大师的共同要求,是太极拳学里的一个靓丽的字眼,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太极拳登峰造极的关键环节,务必认真过度。实践中我体会到:              1、慢——太极低架的基础。太极拳为什么要求低架呢?这是因为低架的太极拳有利于技击,前后、左右、上下进攻或防御的半径弹性大,取胜的概率也就大。正如王宗岳在《太极拳》中说的:“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那么,慢为什么能使太极拳架走低呢?回答这一问题时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慢能使动作做的比较合度些,即规范些。二是慢能拉开

3、骨关节和韧带。骨节拉松了,韧带拉长了,周身的协调性增强了,走低架也就成为可能的了。         2、慢————有所发现的窗户。         发现1、做第一金刚捣碓时,两手在两腿旁侧顺缠抓坛口之前,应先逆缠,即以大拇指领劲,其余四指递个跟上。因为顺逆构成一对阴阳,并且由于双手下按之前,虚领顶劲,肩沉塌腰,此时应大拇指领劲向上逆缠,又构成一对阴阳,妙哉。         发现2、上动不停,双手运至左前方,当转弯向右捋之前,应以左手顺缠,右手逆缠,在这一状态下两手运行的轨迹是两道环形弧线,因为折叠转关需弧形连接。        

4、  发现3、以往,每当我做三换掌时,总是稀里糊涂地一晃而过,对错不明。后来做慢时才发现原来做错了。应是:两手在胸前抱球状,接着两手抱球微向前顺转,继而右手顺缠带动右胯顺缠向右、外、后运动,左手逆缠带动左胯逆缠向左、外、前运动,紧接着右手逆缠经胸前从左手上方向左上方穿出,于此同时,左手顺缠从右小臂下方经胸前向里、后、外运动,至左肋侧止。第三掌仿第二掌运行,只不过两手右顺左逆罢了。此招(割麦子)具有较强的实战性,可以一招制敌。         发现4、前蹚拗步这一式我一直做的不顺手,尽管佟老师数遍指教,但是由于我的悟性较差,因此总是做

5、的不到位。在一次缓慢练习时,我忽然眼前一亮,灵感来了:做完初收动作后,进入前蹚拗步。此时,左腿向左后方画弧迈出,接着,右手小指外侧轻贴于左手大拇指根侧,之后,两手顺缠,分别向里、下、外、前、外、上推出(注意:两手顺缠时手指递个跟上,两手前推时小指领劲,其余四指逐节展开,递个跟上)。于此同时,虚领顶劲,沉肩塌腰,扣膝抓地。我惊奇地发现,一系列奇观出现了。(1)面前出现两道拳道弧线(此式可叫推窗望月)犹如两条彩虹穿云而去。(2)两掌推出时具有六个方向的力,即混元力,(3)两手推出时是沿切线方向运行的,(4)两手在旋转前推过程中,共画出

6、了十个园和十条弧,(5)、这里,大拇指领劲逆缠为蓄,小指领劲逐节展开递个跟上踏实为放,(6)、在两手旋转领劲前推的公转下,两手腕、小臂、两肘、两大臂、两肩、两胯、两膝等都分别画出了一个园,(7)、更为奇观的是,两臂弓、两腿弓、腰弓这人体的五张弓在两手的旋转前推过程中同时张开,(8)、推窗望月这一式,在新架一路套路中,多处用到,应是一个立于不败的式子,随时随地都可以防御或进攻。(9)、“太极一”人陈发科说:“陈式太极拳发劲方法有四种:一为轮子边上的劲,只能打起对方,而无损伤。二为轮子内侧的劲,即是挒法,能折断骨节,不可轻试。三为钻头

7、劲,掩手肱捶就是这种劲,非遇真正敌人,不可轻使。四为崩炸劲,当对方紧抓我腰或靠紧时,方用此劲”。推窗望月发出的是轮子边上的劲,具有六个方向的力,在五张弓的张力下,强大的螺旋惯性定将对方打飞。发现五、据太极名家们讲,把云手学好了,一辈子都吃不完。原来我练云手时有两个毛病:一是两肩忽高忽低,二是两手掌左右运动而手指不动。经过佟老师多次纠正和平时的缓慢练习,我终于掌握了云手的正确方法:一是肘先定位,二是身向左转时左手作逆缠运动,右手作顺缠运动,反之,身向右转时右手作逆缠运动,而左手则作顺缠运动。无论那种缠法,都必须严格按照顺、逆缠法的要

8、求去做,两手手指真的递个动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实际意义。三是每向左(右)迈出一步时,左(右)手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圆。四是两手在胸前运动时,均不能超过中线。蓦然间发现,云手的动作不就是武林中著名的金丝缠腕的练法吗?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