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2011课程标准

陈娟2011课程标准

ID:41181077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8

陈娟2011课程标准_第1页
陈娟2011课程标准_第2页
陈娟2011课程标准_第3页
陈娟2011课程标准_第4页
陈娟2011课程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娟2011课程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单位:安平中心小学姓名:陈娟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就指出:“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这是首次在课标中将语文改为语言文字。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指明了课改的主攻方向。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阅读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阅读更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仅仅限于理解课文内容,还要进行语言文字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一、阅读教学中训练语言文字的理解阅

2、读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所谓书面语言,就涉及到课文的字、词、句、段、篇,要培养能力,就离不开朗读、默读、说话、口答、笔练等一系列训练。阅读能力的标志之一——理解,即读懂文章。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文章是怎样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即学习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材料,为写作做准备,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懂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其写作宗旨,必须多读,通过读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面对一篇新课文,通过范读、配乐朗读、学生个性化美读等方式,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有

3、所生成。对课文有了整体感悟之后,开始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层次理解。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和玩味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落实性训练。这样,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和推敲,使学生意识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所在,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只抓课文的内容、情节进行“发胖式”分析、理解的现象仍严重。课堂上,一串又一串的提问和繁琐的讲解挤占了学生自疑自悟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的只不过是部分“好学生”而已。训练不踏实,一套套“花架子”,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

4、效果不大。阅读教学只停留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一层上,而对实实在在的“运用”语言文字没有落实,这应在阅读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对范文语言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我平时的做法是:比如,在上二年级《假如》这一课,学生刚开始接触课文的时候,只是读了个大概,并没有读懂文章更深一层的含义,我让一位同学起来读的时候也只是用同一种语气一直读到结束,视阅读为一种任务来完成了,并不是真正的想读好文章。当然,这也不全是学生的错,我自己课后也反思了。读书说起来简单,怎么读?如何引导学生读?读完后学生是

5、否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怎样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这就要花费时间去研究了。我在课后也请教了一些年长的教师,他们也给了我一些建议,如:在读书时遇到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要尽量结合与学生生活有关、易懂的小事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学生自己理解了,这样读出来的语气就不一样了,他们就能用自己理解的语气来读课文,比如《假如》中第一小节“小画家给小树画了太阳,小树感受到了温暖”这时,学生们就能读出小树在温暖的阳光中很舒服很快乐的心情了。“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我用简笔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冻得瑟瑟发抖”他们听后很有感触,再读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6、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根本不需要教师刻意强调,自己就能读好。我总结了一些阅读的经验:1、初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感受课文语言。面对一篇新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范读、配乐朗读、诗朗诵、讲故事,都是常用的方法。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想法。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加深学生的感受。在教学《古诗两首—回乡偶书》时,学生朗读诗句时,我指导学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们要把“老大”、“鬓毛”词语读重音,为了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我们边读边

7、想象,距作者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这样的指导,不仅使学生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还增强了阅读学习兴趣。阅读教学中,读是感受、领悟语言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贯穿在课堂的始终。2、精读课文,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深层次理解。(1)在理解课文中品味重点词语。对课文有了整体感悟之后,开始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层次理解,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段时,我是这样安排的(1)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小男孩动作的词语,并讲讲这些词语的意思。学生抓住“走”“弯下

8、”“捡起”“扔回”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初步体会小男孩仔细的捡鱼,生怕没有把他们安全的扔回大海。思考课文中哪些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