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ID:41186164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8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东台市唐洋镇小学张祥一、2011版《课标》修订概况1.修订的依据是什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怎样修订的?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使用;2003年、2007年,先后组织两次对29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42个国家级实验区的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约11.7万人的大规模调查,全面了解全国各地的实验情况,广泛收集多方信息。②遴选全国一流的课程专家、语文学科专家组成课标修订组。温儒敏、巢宗祺、方智范、雷实、

2、金波、张光鉴、陆志平等③2007年4月开始修订,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再次进行修订完善。历时4年,反复调研、研讨、征求多方意见、修改。召开近千场(次)座谈会,广泛听取一线教师意见。数易其稿,最终形成定稿。定稿后,向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16个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11家出版社及教科书主编征求修订稿的意见;向近3年对课程建设提过建议的89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向中宣部、外交部、中央党史研究室征求意见;还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征求意见。④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正式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对于课程标准一说,不是新概念,早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布过《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民国时期一直沿用;1952年改为“语文教学大纲”。但均为“草案”、“初稿”、“试行草案”、“初审稿”、“试用”、“试行修订版”等,没有一个是正式的版本。3.修订的原则及重点①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③坚持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⑤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进步的新内容。4.修订主要解决哪些问题?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4、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②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③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④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学习的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⑤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加大改革力度。⑥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语文教学的新要求。5.《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了《实验稿》的哪些基本精神?十年课改实验,广大教师与专家已基本认同《实验稿》的理念、目标与内容。这次修订坚持了《实验稿》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面。原来的四条基本理念都

5、保留了下来:(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重视人文内涵的深刻影响,又尊重学生感受的多元;2.重视语文课程内容的取向,又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3.重视实践,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4.特别要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据此开展语文教学。)(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发等其实,2011版课标已将2001版实验稿课标85%以上的精神和内容坚持了下来。二、与实验稿的不同之处1.内容、字数的增加。实验稿29页,现在增加到80页。一些概念的界定更为全面、准确;操作性的东西更为

6、具体、详细。2.内容编排次序上进行了调整。3.对各个部分都进行了修订,累计200多处,但修订幅度有所不同。4.修订后的《课标》,概念界定更清楚,目标指向更加明确,更有利于操作。如:①“语文”改为“语言文字”;②“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改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③对于阅读感悟的要求;④对于有感情朗读的要求;⑤对于教师的要求。三、修订后《课标》亮点解读1.明确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2.格外重视写字教学。3.突破“模式化”文本解读。4.强调自然地“有感情朗读”。5.提出“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要求。6.高度重视积累。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里指出:应

7、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可以说,新课标把语文教学带进了“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时代。课文背诵、古诗文的背诵、课外阅读四、留待探索的几个问题1.关于“语文学科”“语文知识”的问题。“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它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不像那些“典型”的学科,具有比较清晰的学科边界,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语文学科要不要知识?当然要。2.关于语文教育效率的问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知识容量少、教授进度慢、教学效果差、教学用时多)问题始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