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究竟要翻转的是什么(转载)

翻转课堂,究竟要翻转的是什么(转载)

ID:41191990

大小:4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8

翻转课堂,究竟要翻转的是什么(转载)_第1页
翻转课堂,究竟要翻转的是什么(转载)_第2页
翻转课堂,究竟要翻转的是什么(转载)_第3页
翻转课堂,究竟要翻转的是什么(转载)_第4页
翻转课堂,究竟要翻转的是什么(转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转课堂,究竟要翻转的是什么(转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转载)语文课堂,要翻转的究竟是什么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张祖庆时下,“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新名词,快速蹿升为教育界的热词。“翻转”,也成了新锐与创新的代名词。于是,我们看到,很多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纷纷效仿:课前录制一个微课,通过网络工具传给学生,让学生在家自学;课堂上,教师先组织学生汇报,说说从这个微课中学到了什么。然后,教学沿着原来的套路进行下去。教师讲解,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亦步亦趋地分析文本。这样“旧瓶装新酒”的“翻转课堂”,形式上课堂是得到了“翻转”,但其本质,仍然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是一种新的“满

2、堂灌”,弄不好还无谓地加重师生的负担。为了让大家对“翻转课堂”认识清晰,我们有必要将其与“传统课堂”进行对比(如下表)。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教学内容侧重于知识、技能的讲解和传授。侧重于对在知识、技能习得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探究。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即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技能,学生在课外通过做作业感悟巩固。主要是“课前学习+课堂研究”,即学生在课前完成新知识、新技能的基本习得,在课堂上通过课堂研究完成新知识、新技能的悟得和内化。“翻转课堂”是西方引进的概念和模式。我们无法全盘照抄,但可以学用其理念,以革除常态

3、课堂的痼疾。那么,“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常态语文课堂,需要翻转的,究竟是什么呢?一、翻转师生关系:教服务学,而不是学服从教当代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师生关系可以表述为“我—它”关系和“我—你”关系。“我—它”关系不是真正的关系,因为“它”(客体)只是“我”(主体)认识利用的对象。而在“我—你”关系中,师生才处于平等地位。“我”(教师)不是把“它”(学生)当做控制的对象,而是当作可以对话、交往、亲近的“你”。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常态语文课,教师要始终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亦即教师是为了帮助学生去学,而不是让学生服务于自己的教学设计

4、。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言语实践的平台,提供表达阅读思考、分享阅读经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熠熠闪光的明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困难、疑惑或挫折,教师要注意到并及时组织学生解决,或适时质疑,或提供文本,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挫折,点燃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穷人》时,为了让学生自读课文后与大家分享“从哪些地方读到了穷人的‘穷’”,我让学生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当小老师主持课堂,进行对话:小老师:请问同学们,大家从哪里读出来了“穷”?请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生:我从第二段的第三句看出他们很穷。课文说:“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

5、的风暴出去打渔。她自己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他们很辛苦,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小老师:还有补充吗?生:课文中说“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光着脚”说明他们连买鞋子的钱都没有,而且吃的是“黑面包”。我从课外了解到,黑面包不像白面包那样很软很好吃,是很硬的,没有水的话,根本吃不下去的。而且说“菜只有鱼”,渔夫天天去打渔,因为没钱买菜,只能吃鱼,从这里也能看出他们很穷。师:老师,我想抢话筒!有鱼的生活还穷吗?我家餐桌上经常见不到鱼。生:课文中说“只有”,说明只能吃鱼,没有其他的菜,天天都得吃鱼。师:哦,每天都

6、吃鱼,可能吃得都要吐了,而且只能吃那些卖不出去的小鱼,是不是?我想请教小老师,课文第一段说“冒着寒冷的风暴出去打渔”,我觉得可能是偶尔出去的吧?生:谁来解答这位“同学”的问题?(生笑。)……师:老师,我有意见!环境恶劣难道跟穷没有关系吗?小老师:当然有关系啦!张祖庆同学啊(生笑),我没有说这个跟穷没有关系,我希望他能理解得更深一点。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完全成了平等交往的“我—你”关系。师生互为学生、互为教师,气氛融洽、其乐融融。这种师生间的偶尔换位,体现了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平等,才能打破师生之间的心理防线,“

7、小老师”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胆地称喊出“张祖庆同学”。这样的师生换位,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变革,更是教学伦理的理性回归。在这样的教学伦理中,教师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求真、求异,师生在交往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与智慧,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产出”了新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然而在不少语文课上,尤其是公开课,课堂主角始终是教师。教师俨然是渔人,学生成了可怜的鸬鹚。教师提问,犹如渔人下篙。渔人一下篙,孩子们纷纷到“水”中找“鱼”——“鱼”被很快找到,然后,学生把渔人需要的“鱼”纷纷吐出来。表面上看,课堂

8、热热闹闹;深究起来,便会悲哀地发现:教师要问的问题,未必是孩子们真正需要解决的,且孩子们在三五秒中便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是真正的好问题、真问题。孩子们在课堂上,无非是一次又一次地跳入渔人指定的“水域”,跳下去,跳上来,“嘴”到擒来,周而复始。这跳上、跳下只是一种熟能生巧,和真正的技能无关。我们的课堂,需要这样的“翻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