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呼唤文化力挺

课改呼唤文化力挺

ID:41192682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8

课改呼唤文化力挺_第1页
课改呼唤文化力挺_第2页
课改呼唤文化力挺_第3页
课改呼唤文化力挺_第4页
课改呼唤文化力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改呼唤文化力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写在前面的话:陈兴中老师热情可嘉,态度温和,惟看待课改的眼界稍低。如果说课改与文化有关,虽无错。果如此,课改与什么都有关了。与传统、与历史、与体制、等等等等。课改有一个上海的专家钟启泉就够了,再加上余秋雨掺合进来,那还得了。不知道陈兴中老师是怎么想的。简而言之,我不赞成陈兴中老师的这篇文章。这是一篇瞎子摸象的文章,摸到了大象的牙,说这就是大象,大抵如此。以下为陈兴中老师写给查有梁先生的文字。2013年的十年课程是否失败的争论现发来与您商榷的拙文。无论是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与看法,我都欠缺和不成熟。写这些商榷文字,一方面,基于对十年课改的体验,有很多话想说,于是

2、借与您商榷的机会,表达一下我对课改的认知和希望。二方面,作为《教育科学论坛》的编辑,愿意为增强刊物的“讨论”、“争鸣”特性做一些努力。教育改革需要在教育界内外的共同关注中,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增强认识,进一步明确走向,调整步伐,走好改革的路。此篇拙文拟于第二期刊发,请赐教。陈兴中2013年1月27日课改呼唤文化力挺——兼与查有梁教授商榷●陈兴中“课改呼唤文化力挺”,是笔者基于课改行进艰难的体验和思考所形成的认识。这种思考与认识,系查有梁教授《十年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一文所引发。笔者以拙文呈现思考轨迹并兼与查有梁教授商榷。查有梁教授是令人敬重的学者,笔者感佩他求真务实的教育研究精神,

3、受益于他睿智的教育思想表达。现就课改的成败与他商榷,是因为在开放的学术环境下,任何一位热心教育者的不同声音都值得倾听、思考和回应。更何况,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研究者。关于课改的不同声音与论争,自2004年起就开始发生,至今虽主流共识鲜明,但教育的复杂性,改革的艰巨性,以及观察的多角度和思考的多元性,注定不会面对改革“同唱一首歌”。2011年10月,人民网发表《十年课改: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的报道: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新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论坛主办方与中国教育网合作开展关于“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调查

4、所形成的《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根据对4000名教师的调查数据分析,记者认为:“十年课改: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随后,查教授在兴华科学教育网以《十年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一文予以回应,对此观点表示异议。查教授根据《报告》中评价新课改的教师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利用“教学效率曲线图”及相关原理,以教学模式构建及效率评价对整体性的课程改革做出价值判断,得出“十年课改,基本失败”的结论。后来,又以不同方式发布《十年课改有感》的“打油诗”。这些,就是课程改革“主旋律”中的“异曲调”。查教授的两篇文字,前者理性思辨,后者幽默抒怀,两相呼应,否定的基调不变。从字里行间流露出

5、的怒气与怨气,足见作者难以消减的心灵困境,难以释怀的情绪郁闷。以平和之心倾听查教授内心的声音,笔者仍不免困惑。困惑一:查教授为何如此平面化地看待十年课改?为何在《十年课程改革的理论分析》一文中以“十年课改,基本失败”的结论对课改义无反顾的否定?为何在打油诗《十年课改有感》中不留余地的嘲讽?困惑二:作为一个在教学模式研究上卓有建树的学者,查教授为何对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持排斥态度?为何对这一能促进教与学行为转变的学习方式大加指责?困惑之余,笔者结合自身在十年课改中的实践体验与观察,从三个方面表达一孔之见。十年课改慎言成败笔者以为,在极其复杂的教育环境下,针对十年课程改

6、革效率须慎言成败。若非要论证课改成败不可的话,须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关于“六个改变”的目标任务和学科课程标准进行评价。前者是改革路向指引,后者是改革实践要求。即便以此为依据,若要对课改得失全面举证,做出“成”或“败”的价值判断仍有相当的难度。例如关于“六个改变”的变化程度评价,关于课程标准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必须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去调查、研究。而查教授仅根据一组教师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利用相关评价原理和技术得出“十年课改,基本失败”的结论。这种评价看似科学严谨,但因评价思路和策略缺乏全面的实践观照而导致结论仓促草率,缺乏说服力。查教授对十年课改如此盖

7、棺定论,是基于他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符合基础教学实际,不符合中小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基本依据是“教学效率三原理”。他指出: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全国的中小学全面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教学方式,已历经10年了。这明显违背了“教学效率三原理”,因而,必然导致教学效率降低,教学负担加重,教学质量下滑。既然,板子打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身上,请允许笔者先为它做一番辩解。据笔者的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课程改革硬性规定的动作和操作模式,更多的是基于新理念的行为倡导,或者说是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