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ID:41204493

大小:247.0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8-18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_第1页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_第2页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_第3页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_第4页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的本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的本质几个问题——1、教育==教训?2、教育==教唆?3、教育==分数?《雾都孤儿》、余华《呼喊的细雨》:“你给我等着!”人性改造型——引发型孟子的四心说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中庸》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而不知其出于天,知事之有道,而不知其由于性,知圣人之有教,而不知其因:所固有者裁之也。故教育在明明德,使人向善。【明清】李壅性恶的原因在于人的善性为气质所蔽,情欲所牵,习俗所固,时势所移。又说:为学之道,教人在心性上用刮磨洗剔之功,以明心显性柏拉图灵魂生来是不朽的,并且会多次降临于他。它见到这个世界及下界存在的一切事物,所

2、以具有万物的知识。毫不奇怪,它当然能回忆起以前所知道的关于德行及其他事物的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这种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断地研究。教育即引导人回忆起原有的知识和原有的善性的过程。夸美纽斯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我们应从祈祷、教育、行动中去获得。锻炼型荀子人之性恶明矣,其善也伪也。伪者,变也。又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易俗,教使之然也。王充人或善或恶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圣经人生而有罪,教育就是教人赎罪以拯救灵魂。奥古斯丁《忏悔录》人人都

3、是带着罪来到人间,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地救赎才能得救。教育就是教人克服种种欲望来得到幸福和快乐。发展型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就是使人仁。董仲舒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班固学以治性,虑以变情。是以圣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教育就是发展人的德行的活动。张载人性可分为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气质之性是罪恶之源,天地只之性是至善的境界。教育就是变化人的气质的活动。他说: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阿奎那教育即发展人的物质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真正的人性。康德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的禀

4、赋,培养儿童遵守纪律的习惯,尤其强调发展儿童的天性,最终使人人成为至圣。桑代克人性有善有恶,教育的任务是从本能出发,控制环境,扬善除恶,改变人性。工具型——为生活作准备说实质教育派对教育本质的看法蒙田教育的用处是使儿童在处理生活时变得更加聪明。斯宾塞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认为教育要为生活作准备。巴格莱《教育过程》:教育是个体获得经验以更有效地适应将来生活的过程。阿兰(永恒主义派)教育不是生活的复本,而是为生活作准备工具型——为社会服务说凯洛夫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活动中的角色。宫原诚一教育是将社会政治的需要、经济的需

5、要、文化的需要等人格化、主体化的有意识的过程;教育不过是政治的教育化、经济的教育化、文化的教育化而已。教育是发展人的过程这是从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后逐渐为人们所认可的。它从客观的角度相信人的各个方面都是可以发展的,因为人具有一定的生理潜能。教育即是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人的发展起一定促进作用的活动。现在,这一观点以为大家所接受,也是目前看来比较正确的观点。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于为社会进步作贡献。发展是终生的,所以要终身教育。教育要终身化;发展是平等的,所以教育要民主化。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法】利托尔

6、诺: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动物界中存在大量教育现象,有大量老师和学生,如母禽带幼禽活动就是上一代传授经验的活动。这同人的教育活动无本质区别。【英】沛西能:《人民的教育》(1923年)认为教育的起源是一生物学过程。人与高等动物都有教育。教育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心理起源论【美】孟禄心理1905年《教育史教科书》原始社会的教育即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的本质是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行为的无意识模仿,是一种初级活动。但是它没有认识到教育中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的参与,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的发挥。家庭起源论【法】凯姆佩尔:《教育史学》从家庭出现那天起,从父母开始热爱孩子的那天开始,教育就开始了。可是在家庭出现之前教育就已经出现了。劳动起源论【苏联】麦丁斯基: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人的判断中推理出来的。劳动——人——人类社会——人的教育。认为教育产生于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的实际需要。劳动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未分化、未独立状态无专职教师、无专门学校教育内容简单贫乏教育方式口耳相传教育无阶级性古代社会的教育教育目的:培养阶级统治人才教育对象:奴隶主地主阶级子弟,学在官府,六学二馆教育内容:政治、伦理、道

8、德教育方法:填鸭式、灌输式、专制严厉、空洞说教、体罚等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和自学现代社会的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教育的普及性教育的变革性教育的开放性教育的未来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