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教研教改经验材料

个人教研教改经验材料

ID:41207126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个人教研教改经验材料_第1页
个人教研教改经验材料_第2页
个人教研教改经验材料_第3页
个人教研教改经验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个人教研教改经验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个人教研教改经验材料个人资料:李爱风,2000年9月参加工作,中专文化,现为小学一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从事语文教学,现还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本人一直深入地开展语文教研教改工作,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语文能力,改革并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下面就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教研教改工作经验综合总结如下:一、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目的,培养创新的态度。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

2、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以学生喜爱的活动为突破口,主动突破教材的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变教学过程为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的过程。例如:有些课文记叙的人或事,因为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或者因为学生的社会知识、生活体验的欠缺,阅读时,往往理解困难,出现思维停滞。比如《麻雀》一文,庞大的猎狗,面对弱小的麻雀,竟然不战而退,这是为什么?从十来岁孩子的生活

3、体验来看,显然不合常理,如果教师仅凭讲述使学生知道,是麻雀面对凶残的猎狗,面对强者,敢于搏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和气势吓退了猎狗,这样做,学生仅仅是囫囵吞枣地记下答案,而没有真正地逾越思维障碍,突破教学上的难点。这里我认为用这种教法比较好:①情景再现。通过幻灯再现三个情景: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走近小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地飞下来掩护小麻雀,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慢慢后退了。②音乐渲染环境,准备一段节奏鲜明强烈表现激烈搏斗的音乐,随画面的变换、事情的发展,音乐由弱到强,再到弱,充分地渲染弱者敢于战胜强者的紧

4、张气氛。③教师伴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这几个步骤,创设情境,学生的情感因素被调动起来了,在不知不觉中与麻雀产生感情共鸣,意会出“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这种情境给学生思维流程的畅通,提供了最优化条件。再比如《倔强的小红军》,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小红军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给人深刻印象。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陈赓发现小红军干粮袋里装的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如何指导学生从这一细节描写中充分领略小红军舍己救人的感人形象?我认为这样做比较好,首先,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到这里,我

5、们可以想象出一幅怎样的情景?学生可以想到,小红军是多幺饿呀,他伸出手摸出牛膝骨,使劲地咬着,他多么希望能咬下一口呀,可是骨头太硬了,上面什么也没有,他只好失望地把它又放进干粮袋里……学生通过联想,慢慢进入情境。接着,教师适时启发,小红军这样饿,陈赓同志给他青稞面,他为什幺不收呢?学生的认识立即触及实质,上升到一个高度,即小红军想到的是老同志,他宁愿自己饿死累死,也不拖累老同志,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就在这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4。读时

6、,速度缓慢,声音低沉,几乎是一字一吐。通过这样满怀深情地吟诵,学生对小红军这一悲壮形象的理解升华了。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找准创新的途径。素质教育有三个要素,其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学会”、“会学“;其二,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三,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主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以学科学习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通过教学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以主动获

7、取新知识信息,掌握认知的策略,实现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我一直在刘博济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构建“自主、合作、和谐、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合作、和谐、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更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上全面提高,而诱思探究教学的目标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这三维目标就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知识、能力、品德是一个人素质的基本内涵,而“自主、合作、和谐、探

8、究”的课堂教学以此为目标,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自主、合作、和谐、探究”的课堂教学既重视“教”,又重视“学”,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这句话具有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哲理。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倘若有点积极性也是处在不正常状态。因而积极性是被动的,盲目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同步,独立思考意识、创造性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