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ID:41217980

大小:11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9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检测题4(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酸和碱》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2.根据学科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B.滴加石蕊溶液显蓝色的溶液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D.常温下,pH<7的溶液3.以下列举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馒头可以补充糖类B.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C.服用大量含碳酸钙的药物来补钙D.用甲醛水溶液泡制水产品并出售4.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的是(  )A.C

2、uOB.Fe(OH)3C.Fe2O3D.Na2CO35.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处涂抹(  )A.食醋(pH≈2)B.牛奶(pH≈6.5)C.矿泉水(pH≈7)D.肥皂水(pH≈10)6.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B.使石蕊变蓝的溶液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D.不能使石蕊变色的溶液7.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③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水的

3、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A.只有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8.小瑾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AB.BC.CD.D9.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  )A.铜器表面的铜绿B.盛石灰水瓶壁留下的白色物质C.温度计断裂后散落的金属D.热水瓶底沉积的水垢10.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C.D.1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4、.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碱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红色D.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时,瓶口产生白烟13.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A.稀NaOH溶液、石蕊溶

5、液、稀盐酸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1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检查装置气密性二、填空题15.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如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①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填字母序号)密切相关。A.最外层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层数②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三处中B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是____

6、____。③图3所示物质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分析下列反应,回答有关问题。①2KOH+CO2===K2CO3+H2O②2NaOH+CO2===Na2CO3+H2O③Ca(OH)2+CO2===CaCO3↓+H2O(1)由上述反应可知,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________和水;(2)根据上述规律,写出Ba(O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3)用CO2鉴别NaOH和Ca(OH)2两种溶液时,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_溶液。三、实验与探究17.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实验验证][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

8、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