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5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5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人教版

ID:41220118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9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5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5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5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5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5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尝试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得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小组合作、交流互助的意识;认同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重点难点重点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2.举例说出遗传变异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难点1.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

2、数据的能力。2.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教学准备准备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的花生种子及实验相关材料;培养皿;学生的实验报告单;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导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引入新课香蕉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植株生长旺盛,既能开花,又能结果。移植到北方,虽然也能成活,但很少开花,即使能开花,也很难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后,希望同学们能自己解释这些现象。认真听讲,思考。  从学生熟知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生物的变异普遍存在。提问:“生物的变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为什么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入探究活动。看图,认真比较图片的异同。  指导学生经历“现象→问题→分析→展开过程探究新知  教师:提供菊花、玉米、马及果蝇的图片,指导学生找差异,指出这些差异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通过实例可以看到植物和动物都存在着变异。  教师给出变异的定义:变异是同种个体亲代和子代的不同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可见,生物变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变异现象,并通过习题检测学生对变异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  1.“变色龙在草地上显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是变异吗?为什么?  2.“蝴蝶的

4、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差别大”是变异吗?为什么?1.不是。因为变异是同种个体亲代和子代及子代与子代的差异,而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的差异不属于变异。2.不是。因为它没有发生在遗传过程中。结论”这一过程,提出差异与变异有关。  通过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变异是在遗传过程中实现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二)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师组织学生看教材了解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区别花生的果实和种子。教师提示学生应考虑的几个问题:1.测量实验材料获取实验数据前,一定要取样,

5、怎样取样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客观、真实?2.花生果实的形状不太规则,有长轴和短轴,哪个更能表示花生果实的大小呢?  你能找到哪些测量的工具呢?怎样能准确测量它的长度呢?3.实验数据很多,怎样记录呢?如何让它们能清晰地表示大小两个品种的花生的变异呢?4.本活动中共有几项不同的工作,小组应如何分工才能提高效率?  学生完成自主探究任务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总结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有哪些。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分组探究,完成学习报告单。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目的会更加明确。  分小组展示,倾听他人的回答,

6、  进一步巩固探究实验的过程。  让学生参与一个比较完整的调查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实验过程中应如何处理数据,怎样清晰表达数据,学会从数据的背后找出生物学原理和规律。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生物的变异决定于遗传物质,也与环境有关。生物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为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为不可遗传的变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列表格并交流。分类产生原因结果举例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  人们是如何利用生物的变异为人类造福的呢?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教师出示选择繁育高产奶牛示

7、意图,提出以下问题:  1.培育高产奶牛的方法叫什么?  2.选择什么样的性状的奶牛?这种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3.选择的含义是什么?  4.选择繁育的局限性是什么?  引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使学生明白选择繁育只能利用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利变异,只能从已有的性状中选择变异,时间会比较长。  在观察小麦杂交的示意图时,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杂交是把两个优良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同时,学生也会提出问题:低产易倒伏的小麦会不会出现呢?教师强调人类选择和培育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然后介绍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最后提出问题:与选择繁育

8、相比,杂交育种有什么优点?诱变育种可以借助人的作用培育出新品种,但是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思考、总结归纳。  通过实例,思考,讨论,完成表格。认真观察图片,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一系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