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教学》PPT课件

《旅夜书怀教学》PPT课件

ID:41225701

大小:305.01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19

《旅夜书怀教学》PPT课件_第1页
《旅夜书怀教学》PPT课件_第2页
《旅夜书怀教学》PPT课件_第3页
《旅夜书怀教学》PPT课件_第4页
《旅夜书怀教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夜书怀教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的写作背景: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携家人自问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才在成都西郊建一座草堂住下去,暂时过上了比较安稳的生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

2、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月下,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叶孤舟竖着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江流奔腾.如此开阔的环境,如此孤独的小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旅夜图.表现了诗人被贬后无所依托的飘泊自伤之情.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3、态度。“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分析意象型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

4、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思想感情: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 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 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忧国忧民 闲适恬淡之情等意境(氛围):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5、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找出两幅画面相应的意象,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并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的特点。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的足迹。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荒径,驿站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光。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春天来了,我的家乡杜陵,一群群凫雁,正欢快地嬉戏在曲折、温

6、暖的池塘里。《商山早行》——意象、意境、情感凄清、冷寂温馨美好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1、结合注释解读,这首词写什么内容?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内容:一个美女在闺房之中的梳妆过程。“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美丽、慵懒、寂寞的贵族女子形象。3、细节描写:肖像、服饰、动作神情反衬手法:“双双金鹧鸪”方法点拨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

7、神情、细节等以及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1)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性格)(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3)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